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上向善的生命体悟引发情感共鸣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向上向善的生命体悟引发情感共鸣

来源:文汇报2023-07-13 10:32

  记者 卫中

  “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是相互成全的,是让自己和对方变得更好、更有价值。”伴随着电影《消失的她》热映,该不该“恋爱脑”成为热议的话题,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以此为切入点,从更高层面上探讨当代人婚恋过程中的安全感问题,获得了网友的点赞:“不能因为一些不好的婚姻案例就否定了恋爱本身。”

  眼下,借助互联网平台,一批名师学者不仅传道授业、传播硬核知识,更分享人生经验、感悟,传递温暖、积极的精神力量,引发跨越年龄的情感共鸣。

  在分享中传递积极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生命,不应该是那种紧张、焦虑、不安、苦涩、灰暗、扭曲、猥琐的,而应该是开阔、明丽、活跃、有趣、富于韵律和节奏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在视频里如是阐述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现实生活中,骆玉明是位生性洒脱的人,他把知足、乐观的人生态度带到网上,为年轻人“精神减压”。在讲解《春江花月夜》时,他告诉观众:“如果有人爱你,回到爱你的人身边去。”在谈到处世态度时,他表示“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年轻人的人生态度没有“应该”,只有“乐意”。在讲解古典诗词鉴赏时,他告诫“女生不要上文学的当”,更是让许多网友表示“醍醐灌顶”:人可以爱文艺,但生活中要清醒。尽管已经年过古稀,但骆玉明道出的许多人生道理和生活见解,可以突破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代沟”,在广泛的观众之间获得认可。

  “不敢说指点年轻人,只是把自己这么多年来人生经验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一些思考,在网络上与年轻人分享。”骆玉明告诉记者,他一直保持着对各种人与事的观察,因此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所思所想,并以诚恳的态度与他们对话。

  临近毕业,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该如何调整心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在B站上发布了一则以“毕业季”为主题的视频,告诉毕业生们不必在意人生道路上一时的快慢:人生没有“效率最优化”,因此“不要怕迂回,不要怕来不及”。在他的这则视频下,网友们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经历。一位同学表示曾经被自己学生气的“高价值感”深深打击过:“毕业之前如果能看到这期视频该有多好,真诚建议即将毕业的人都听一下,我们不要纠结过往,也不要对当下抱以消极,客观平静认识到时代的变化,找到内驱力,努力成长吧!”

  有温度的“爱情网课”受追捧

  情感是人生永恒的议题,也因而“爱情课”在网上备受追捧。不少学者在保持输出内容专业性、深刻性、严肃性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年轻人展开有温度、有灵魂的“对话”,努力帮助更多人建立自洽的婚恋观。

  比如,梁永安往往从生活中的真实事例着手,聊爱情、职场、社交等主题,让受众易于接受进而展开思考。例如,针对甜宠剧盛行的情况,他犀利地指出:“受宠的感觉虽好,但可能让人成为情感上的巨婴”;高考结束,梁永安提醒即将迎来大学生活的莘莘学子要作好精神准备:“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做个优秀的普通人。”

  “爱是需要学习的,幸福是需要练习的。”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凭借为当代年轻人的情感观念“纠偏”而收获众多拥趸,目前仅在B站就拥有超过160万的粉丝。针对当代年轻人提出的恋爱难题,如“遇不到对的人”,或是好不容易开始一场恋爱却总是突然分手,她直言:“首先就要去掉‘对的人’这种概念。”在她看来,爱情首先是对一个人的好奇心,而不是预设一个模式再找到一个“对的人”放进去,所以“爱情是结果而不是目标。”网友表示很服气:“刷新了我对爱情以及婚姻生活的理解。每次听完沈教授的课就会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然后恍然大悟。”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人生经验、感悟可以分享,但不可复制,自己的路最终还要靠自己走!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 走进南博会旅居云南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