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穿过残酷直面人性深处的爱与怕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穿过残酷直面人性深处的爱与怕

来源:北京晚报2023-07-10 10:28

  王润

  “晚安,妈妈。”杰西像往常一样跟母亲道了晚安,像往常一样回到自己的房间。然而,随之传来的一声沉闷的枪响,宣告着她为自己的人生真正做出了唯一一次抉择。

  由美国作家玛莎·诺曼创作的独幕剧《晚安,妈妈》,1979年在百老汇首次上演便一举成功,1983年荣获普利策奖,不仅成为百老汇经典保留剧目,而且在全世界被广泛上演,中国各个剧团也曾多次演出过该剧。但这部作品并不像剧名表面上给人的感觉那么温馨亲密,而是以残酷到极致的“自杀”为主题,深刻揭示了人生本质上的孤独与绝望。

  北京人艺此次选中这部作品搬上小剧场舞台,由唐烨、龚丽君导演,张培、孙翌琳主演,通过女性视角的呈现,向观众传递着一种特殊的力量。

  《晚安,妈妈》虽然全剧只有母女二人的对话,但这部剧不只是在讲同一个屋檐下亲人之间的疏离感,还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投射出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间的关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自我认同、生命尊严、生活意义……伴随着母女二人谈话的深入,也把观众带入一系列心理学、社会学问题的追问与思考之中,让人直面无论哪个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爱与怕。

  剧中的母亲并非专制蛮横、不近人情,甚至还对天生患有癫痫病的女儿耐心照顾,尽量体贴,可以说是一个传统、坚强的母亲。二人在女儿决意自杀之夜还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揭开了以往生活中的不少秘密和伤疤。按照很多人的期待,故事应该最终以彼此的和解与接纳作为结局,但《晚安,妈妈》的剧本和剧中女儿不可改变的选择一样,坚持走向了残酷的诀别时刻。那一声枪响,让台上的母亲心碎痛楚,也震撼了多少台下的灵魂。

  不过,作为一部一开场就给观众扔出生命终结问题的作品,《晚安,妈妈》虽然底色沉重,但北京人艺这版二度创作并没有让演出沉溺于令人窒息的氛围当中,甚至母女间的对话经常带有令人发笑的幽默感,在幽默中又掺杂些许无奈,无奈中又多了几分理解。

  水龙头可以流水,锅里煮着巧克力,打开冰箱,装满了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这份浓郁的生活氛围,让人更能深切感受到剧中人物情感的真实。最难得的是剧中两位北京人艺优秀青年演员真挚细腻的表演。在人艺众多话剧中担当“大青衣”的张培,此次挑战演一位母亲,她与扮演女儿的青年演员孙翌琳之间的对手戏充满张力和舞台爆发力,让人在观演过程中凝神静气,感受人物的灵魂世界。

  《晚安,妈妈》不是一个绝望的故事,而是一个觉醒的故事。这个在“自杀”语境下探讨个体存在价值和尊严的故事,如果能够唤起更多人内心的觉醒,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开始。方非摄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 科学报国正当时|从日常用品到尖端科技,高分子材料如何改变世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