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医疗剧破圈,真就这么难?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医疗剧破圈,真就这么难?

来源:大众日报2023-07-03 10:46

  作者:田可新

  日前,《后浪》热播。该剧以任新正创办的中医传承班为纽带,讲述了老中青三代人的传承故事。此剧播出后,评价趋向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以偶像剧的配置去讲中医药发展,体现几代人的思想和文化碰撞,能够引人深思;反对声浪也很大,不少观众觉得,所谓中医主题成了个筐,里面装满了奇葩情节,在应当重点体现并讨论的中医主题上,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

  何止《后浪》,从整体上看,医疗剧仍旧没有完全跳出“职场雷剧”“行业神剧”窠臼。

  故事 底蕴 哲学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2001年上映的电视剧《大宅门》以宏大的故事结构、立体的人物刻画收获了大批忠实观众。其以白家“百草厅”药行的兴衰发展为主线,展现了清末民初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其间既有宅门内的儿女情长,又有宅门外的家国离恨。2003年播出的《神医喜来乐》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乡下郎中喜来乐以各种奇招怪法看病救人的故事,由于卷入皇室争斗,喜来乐几番遇险,最终都凭借自己的医术和智慧化险为夷。观众不仅被曲折的故事所吸引,还能感受中医药文化传递出的处世哲学。

  不同于上述剧集,《后浪》剧如其名,在创作视角上纳入了新鲜的年轻一代,展示了以孙头头、任天真为代表的几个年轻人在中医学习道路上拔节成长的过程。赵露思饰演的女主角孙头头,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却莽撞冒失,给自己和身边人带来了不少麻烦。正是入行中医,让孙头头有了成长蜕变。该剧选择这样一个原本的中医“圈外人”作为主角,从无到有地认识中医文化,对于观众特别是对年轻观众来说,就更容易有代入感。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宅门》第一部白景琦从宅门逆子成长为药行巨贾的讲述路线无二。显然《后浪》不够深刻,但更青春、现代。全剧参与这种改变的人更多,或许是创作者在刻意彰显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春风化雨的影响力。  

  解密 神圣 疗愈

  自《心术》爆火之后,一直有医疗剧陆续播出,近年来更呈井喷之势。2022年,《关于唐医生的一切》《亲爱的生命》《谢谢你医生》等影视剧上线,今年还有《听说你喜欢我》《问心》《白色城堡》等,这些作品一开播甚至一定档,就很快把话题度拉满。

  医疗剧常拍常热,一大原因是其能“解密”。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都与医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优秀的医生是让社会安心的存在,不断的医学探索解锁更多的身体密码,开启生命的更多可能……因与个体健康密切相关,观众对医疗剧充满好奇。同时,医学的专业性极强,也充满神秘感。医务工作者对病情的诊断建立在大量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基础上,有些复杂疾病还需要借助精密仪器透过现象寻找本质,方能抓到病症最核心的问题。这个科学而复杂的过程让行业内外产生了巨大的知识信息差,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了解医生诊病施治过程及背后故事的渴望。而医疗剧以此为题讲故事,其间哪怕只触及皮毛,也好似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给了更多人走近科学的机会。“有了专业知识输出,剧情会显得踏实而理性,全剧风格会有更硬朗、冷静的一面,这是医疗剧特有的魅力。”娱评人钟楠说。

  医疗剧还有“热”的一面:这类作品充满了人情味儿,正能量满满。医生是神圣的职业,受到社会各界尊重。白衣执甲,奋勇向前。现实中,广大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治病救人的仁心医德值得记录,他们光环背后无数的艰辛和不易也需要被看见。所以,医护工作强度高、节奏快、难度大都是此类剧作重点体现的内容。特别是急诊等科室抢救病人的故事,就是在呈现生死时速。医生的呼喊奔走、不遗余力的心肺复苏、坚毅的眼神、渗出的汗水……这些充满了力量与热血的镜头自带紧张感,总能牢牢牵住每一位观众的神经,也产生了强大的共情力。当剧中的病人转危为安时,镜头前的人们也都跟着长舒一口气。强大的节奏和情感的控制力,成了医疗剧创作的一大先天优势,也在镜头语言表达中屡试不爽。

  医院是见证生死离别最多的地方,“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每个病房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在生与死的搏斗中爱情、友情、亲情复杂交织,展现着人性的光明与阴暗、美好与丑陋,最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近年来,剧作中的“医疗+”让人眼前一亮。这其中尤以医疗悬疑剧最为吸引眼球。随着悬疑类题材越来越多,刑侦类内容屡见不鲜,同样有“抽丝剥茧”特质的医疗题材,恰好能给剧作的悬念感做增量。曾经的《大宋提刑官》讲古代法医故事,就将这两大元素结合得恰到好处。去年播出的《促醒者》,实现了惊悚、专业、真情、抉择等元素大集合,还引入了中西医结合的视角。这种创作走向了更多元、更综合。剧中还带领观众“破案”,老中医丁学坤自杀原因、化瘤丹又牵涉谁的利益……巧妙而新鲜的表达,消解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实现了引人入胜。

  离谱 偏差 通病

  尽管如今的医疗剧创作内容更加多样和垂直,聚焦的领域细化到了心外科重病组、妇产科、神经内科和急症重症监护室等不同科室,在剪辑制作等方面也愈加精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象级的爆款剧少之又少。

  医疗题材创作有很大难度:要在专业性和可看性、严肃性和趣味性之间寻求平衡。如果太过专业,就走向了科普片、纪录片,可能会显得寡淡。但如果只顾娱乐性,没有在科学性上下足功夫,作品就失去了题材本身的绝大部分意义。很多医生都对记者坦言,自己从不看医疗剧,原因就是“太假”,一些情节甚至连普通观众都觉得离谱。白大褂当风衣穿,不遵守无菌原则等基础性、常识性的错误在《外科风云》《了不起的儿科医生》等剧集里都有出现,不少作品里还动辄就来上一段帅气医生在科室长廊飞奔大喊的镜头,这种情节总会让从业者甚至稍有了解的观众感到不舒服。“顶着行业剧的头衔吸引观众却不做好基本的专业研究,用过分夸张或是强行煽情来遮掩制作的不用心,是对行业和自身专业的不尊重。”钟楠说。

  更有部分医疗剧的刻画重点还出现了偏差,将偶像剧的那一套逻辑又照搬过来,让医院成了恋爱的背景板。男女主角妆容、造型时尚,相比而言,对医生的本质工作的刻画显得无足轻重。尽管近几年这种情况好转不少,《关于唐医生的一切》《谢谢你医生》等都在有意识地把控恋爱戏份的比重,但在妆容服饰和布景上仍然存在过分精致的问题,极易让观众出戏。

  为了戏剧效果而神化医生则是医疗行业剧存在的隐性问题,很多影视剧里都有病人心脏停止后,医生经过数个小时的抢救成功挽救生命的案例。实际上,手术抢救要受非常多外在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手术时间越久越好,这种将医生努力和手术成功直接画等号的情节会产生一定的误读,并将太多的压力放到医生身上。现代医疗虽然比起之前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远没有到绝对发达的地步,还有很多未知的疾病,有很多无法攻克的难题,在与疾病搏斗的过程中,医生也有无能为力、无法力挽狂澜的时候。如何避免过度理想化,做好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平衡,也是这类作品创作中值得思考的课题。

  总之,医疗剧借助医生的职业光环为自己加冕,就需要尊重职业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取材于生活,就要遵从生活的基本逻辑。艺术加工必须要建构现实的脚手架,不然就会浮于表面,失去生命力,成为创作者的自娱自乐。当前医疗剧体现的问题,其实也是职场剧、行业剧的通病。行业剧天然扎根实践,包含丰富的生活素材,不同的社会分工展现出不同职业的价值甚至不同人生的意义。影视创作者不能放低自我要求,要在重视专业精神和尊重创作规律两方面精耕深耕,挖掘行业的真实价值和艺术魅力。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救灾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