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视剧《公诉》今晚开播 公检联手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捍卫法律尊严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电视剧《公诉》今晚开播 公检联手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捍卫法律尊严

来源:北青网2023-05-29 17:29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批准立项,中国检察出版社、四川世纪华纳影业有限公司、腾讯视频联合出品,余丁执导,陈复军、祖若蒙总编剧,迪丽热巴、佟大为、高鑫、尤靖茹领衔主演,冯雷特邀出演,韩栋、贾青特别出演,熊梓淇、谭凯、王迅、李依晓、沈晓海友情出演,马元、刘之冰、陈紫函、雷汉、许文广、沙宝亮、安琥、娜仁花、神龙茂、郭迦南、张可盈、楼佳悦、陈卫、寇祥凯、章博予、李政武、依莎、金盾、潘圣睿等主演,中国首部以检察机关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为主题,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公诉》将于今晚19:30登陆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北京卫视品质剧场,22:00腾讯视频、爱奇艺全网播出。

  《公诉》是在互联网犯罪多发高发的背景下,讲述了江城检察院检察官安旎(迪丽热巴饰)面对众多棘手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在刑警队长何陆源(佟大为饰)的通力配合下,通过多方的线索提示抽丝剥茧,逐渐锁定了隐藏于千里之外的钱天心(陈紫函饰)犯罪团伙,在与其数次角力交锋后,将案件涉及的犯罪嫌疑人逐一缉拿归案的故事。全剧以全国检察机关惩办的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为原型,用极具悬疑推理感的故事架构和年轻化的叙事方式,全景展示了新时代女公诉人的职业风采以及新时代政法干警的精神风貌。

  棋局交锋公检联手 全力以赴守护网络安全

  今日发布的“角色关键词”海报以案卷架为背景,冷调暗色的肃穆氛围中初步勾勒出人物底色。“胆大心细、守望正义”的安旎(迪丽热巴饰)和“秉公执法、使命必达”的何陆源(佟大为 饰)如同直插犯罪团伙的两支利剑;郭洪江(冯雷 饰)、王鹤宇(马元饰)“刚正不阿、克己奉公、公正廉洁、明察秋毫”的特点让两人的检察官形象深入人心。而从赵冀凯(高鑫饰)微蹙的眉间和“利析秋毫、步步为营”的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其性格的复杂;“一言千钧、雄辩强据”的李仪棠(尤靖茹饰)和“运筹帷幄、谋而后动”的肖沐恩(韩栋饰)则是典型的职场人姿态;“孤身犯险”的张小北(熊梓淇饰)、“一意孤行”的钱天心(陈紫函饰)眼神里的故事感似乎更多是在暗示自己不同的选择。从每个人的神态与背后关键词中,足以探得几方之间暗流涌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终极预告则以安旎、钱天心下棋作为开篇,在两人你来我往的落子之间缓缓向观众展开一出跨境网络诈骗犯罪的大案。双方的对抗不仅是棋盘上的智慧相争,也是以安旎为代表的中国司法力量与以钱天心为代表的犯罪团伙之间的博弈对决。正如安旎所说,“在我们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公诉》以揪出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毒瘤为出发点,委派安旎和何陆源为代表,在纷繁复杂的迷局和种种困境中,通过公检联手寻找出隐藏在网络背后的毒瘤钱天心的破绽,并将此人及其团伙引渡回国,接受正义的审判。“我们作为国家公诉人,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公诉的意义”,这句话充分彰显出我国检察人员对于维护国家司法公平公正的信念,以及严厉打击一切网络犯罪行为的决心。

  层层叠进环环相扣 抽丝剥茧深挖隐藏真相

  在今晚播出的剧情中,《公诉》开篇就用紧张刺激的接头任务吊足了观众胃口,用“卧底警察张婉茹牺牲”为引勾勒出剧集主线轮廓。为调查卧底警察张婉茹(贾青饰)的牺牲原因,检察官安旎用时两年审理案卷、审讯嫌疑人,终于获取到该犯罪集团高层领导人的线索老A,并在公检两方重启7·23专案的会议上和刑警队长何陆源组成搭档,联合办理查明真相。与此同时,朱辛妻子意外死亡的案件也正同步进行,但案件因为家人拒绝法医解剖导致无法继续侦查,对此何陆源又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朱辛几次欲言又止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两起案件之间究竟是并列关系还是有着更深层的交织?随着剧情的层层铺垫,以7·23专案为中心的跨境网络诈骗犯罪集团正在缓缓浮出水面,安旎、何陆源等人将如何与犯罪分子斡旋,抽丝剥茧挖出隐藏在千里之外的毒瘤,更多谜团亟待解开。

  作为中国首部女公诉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公诉》聚焦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诈骗领域,通过检察机关查办相关案件的细节刻画,串联起安旎、郭洪江、王鹤宇等检察官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在互联网舆情汹涌的今天,《公诉》主动寻求社会热点作为剧情切入点,起笔专业而落脚在有烟火气的日常点滴,不仅浓缩了各种让观众有高度共鸣的社会行为、社会情绪,也勾绘了普通检察官的生活图景,成为法治社会下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时代注脚。

  5月29日起,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北京卫视品质剧场19:30播出,腾讯视频、爱奇艺22:00全网播出。和《公诉》一起拒绝网络犯罪,守护网络安全。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国冰雕高手“冰城”秀技

  • 古老八廓街邂逅传统藏装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