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演绎经典剧目寄托缅怀与传承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用演绎经典剧目寄托缅怀与传承

来源:文汇报2023-05-06 09:57

  《碧玉簪》剧照。 祖忠人摄

  ■记者 王筱丽

  “她是熠熠生辉的神秀英,活兰贞,也是《红楼梦》中 八面玲珑的凤辣子,是隐忍的祥林嫂,是高贵的崔莺莺,也是深明大义的窦皇后……”伴随着联唱《岁月流金》,“我是风儿你是沙”——纪念越剧宗师金采风专场演出昨晚在宛平剧院举行,全国优秀的“金派”弟子及传人齐聚上海,在这座戏曲大码头、越剧的发祥之地为观众带来经典剧目演绎。

  为了这次纪念演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金派”传人谢群英从杭州来到上海,先是作为特邀嘉宾出演了上海越剧院出品的《碧玉簪》,昨晚又带来《杨贵妃》中的“马嵬坡自缢”选段。越剧迷们都知道,“杨贵妃”是金采风生前塑造的最后一个角色,也是和丈夫、著名越剧导演黄沙共同合作的最后一部戏。谢群英还记得,老师为了80岁专场演出特地为她辅导了这段戏:“老师告诫我,你唱的不是旋律,而是人物的情感,唱腔是为角色服务的。”在金采风的心里,越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顶顶重要的事情。2012年谢群英收下第一个学生,当时已83岁的金采风特地赶去杭州见证了拜师仪式。“去年年初,我带着第三个学生去了老师家”,回想起和恩师的最后一面,谢群英仍不禁红了眼眶,“老师晚年经常和我通电话,说得最多的就是让我多上台演出,多教学生,把‘金派”艺术发扬好。”

  自1946年考入雪声剧团训练班起,在金采风长达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仅演出了一批传统戏,还主演了现代戏《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绣花女》以及新编历史剧《汉文皇后》《三夫人》等。“金派”名家黄美菊在演出中带来《汉文皇后》选段。自1997年正式拜师以来,黄美菊从金采风手里接过多部大戏,“一个字、一个腔、一个咬字的尖团音,老师都精益求精。去年十月,我拍摄了《汉文皇后》越剧电影,遗憾老师不能再为我进行指导,希望这部作品能告慰老师的在天之灵”。

  为人处世谦逊低调的金采风,常说她在舞台上的成就是老师们“让”出来的,观众们“教”出来的。据上海越剧院“金派”花旦樊婷婷回忆,每次排演新剧目,或者有重要演出和比赛,金采风总是比学生还紧张还操心,而当他们庆幸自己遇到一个比妈妈还要亲的老师时,金采风会淡淡一笑说,因为她的老师们、大姐们,当年也是这样带着她一路走过来的。

  越剧一代宗师金采风工闺门旦,兼擅花旦,唱腔在继承“袁派”的基础上,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艺术家的音腔成分,韵味浓郁,刚柔相济,自成一格。“‘金派’唱腔朗朗上口,‘官人好比天上月’这些名段,我从小百听不厌,还自己学着哼唱。”昨晚,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在演出中作为讲述人登台,金采风的妹妹金彩琴是张静娴在戏校的师姐,因为这层关系,她也成了金家的常客,唤金采风叫“大阿姐”。张静娴告诉记者:“我喜爱,甚至可以说是迷恋‘金派’艺术。人们常说,昆曲将传统戏曲的精致讲究做到了极致,而我却要说‘金派’在这方面的自我要求较之昆曲不遑多让。直到今天,只要电视里放《碧玉簪》的电影,我是一定不会错过的。”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 无偿献血 传递爱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