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音乐教育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将音乐教育改革同传统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音乐教学影响力和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高校是培养优质人才的关键阵地,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堡垒,而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当代青年的共同努力。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既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需要学校大力推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它包括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历史、传统医学、武术、礼仪、民间传说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精神基础,也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哲学思想、艺术审美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在不断地演绎和传承,为现代中国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源泉和丰富的传统基础。高校音乐教育是在大学、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中,为培养音乐人才和普及音乐艺术而设置的教育体系。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的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水平,为音乐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音乐教育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史、声乐、器乐演奏、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技术等等。学生在这些领域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和艺术气质。高校音乐教育是为了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发展贡献人才力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场所,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化,我国各大院校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通过不断努力获得较好成效。与此同时,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也得到大幅提高,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不仅囊括传统文化元素,还能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精髓部分,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可以有机结合,凸显民族韵味和时代特征。所以,高校在推行音乐教学改革时,需要融入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调整音乐教学方式,优化音乐教育内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是个体对文化形成的认同,唯有真正认同传统文化,才可做好文化的传承。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尤为重要。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外部文化干扰,进而对我国文化形成错误的认知。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进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事业的更大发展。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无论是对高校教育改革,还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通常采用以下路径。
转变教育理念,强化教师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教师是音乐教育开展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既担负着传授学生音乐知识的责任,又要承担好传承、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音乐教育理念,深化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强化音乐修养,这样不仅可以高效开展音乐教学,还能有效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促进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教师教学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尤为关键。一是教师应明确音乐教育任务。虽然教学属于教育者的本职工作,但育人也是教育者不可忽略的部分。相对而言,育人作用要大于教书,特别是在现代教育领域,人才核心素养远比专业素养更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精英人才。育人工作开展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递在社会立足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外,也应在思想与文化层面给予学生可行性指导。从特定角度来讲,高等教育本身就属于一种文化传承,而专业教师是文化传承人,学生是传承、弘扬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传承概念抽象,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操作,这也是音乐教师需要明确的教育问题。唯有真正认识到自身教育义务和责任,教师才能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传统文化实现长远发展。二是教师要明确教育使命,具备文化传承意识。要知晓音乐教改和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了解二者融合价值,并从内心深处接受传统文化传承,保证效果实现最大化。教师要不断强化自我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彰显教学大纲中可以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容,适当提高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所占比重。借助这种渗透还能对学生形成无形影响,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与音乐有关的传统文化,促使音乐教改和传统文化真正融合。
革新教育内容,提高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革新音乐教育内容是中国高校音乐教改落实的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创新属于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强化学生民族归属感,引导学生形成优秀品质,实现正向成长。立足国家教育改革要求,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创新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更迭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才可保证音乐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音乐属于艺术形式,在提高学生气质与个人修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音乐课程开展育人工作,是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需要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文艺气息,也能增强学生个人修养,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将学生个人修养提升到更高层次,使学生完美呈现个人魅力。在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不可偏离音乐教育主题,要为学生播放关于教学内容的传统音乐,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传统音乐,向学生系统阐述音乐的创作背景和隐藏的含义,利用音乐鉴赏充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继而推动传统文化和音乐教改深度融合。除此之外,创新音乐教学内容,也要从形式方面入手,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不同类型民族音乐演奏视频,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传统音乐演奏的震撼,感受传统音乐演奏不逊色其他国家名曲演奏,铿锵有力、婉转悠扬。播放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除了能够让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形成学习兴趣外,也能带动学生自觉了解传统音乐,实现在音乐课堂中的无形渗透,加强二者融合。
优化教材建设,继承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也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范本,更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关键抓手,所以教材内容直接决定着教学好坏。针对音乐教学而言,教材内容是音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础,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材可以赋予音乐灵魂,升华音乐品位,使音乐教师拥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音乐教学就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更关键的是渗透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将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既能让学生习得乐理知识,又能掌握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和音乐知识进行联系,切实提高其音乐文化素养。而且,任何音乐作品的演奏均具有文化内涵,如若只拥有技巧而缺少感情投入,演奏定然是失败的,而在音乐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如同给音乐注入全新灵魂,使音乐更加灵动、有活力,这也是高校在培养优质音乐人才需要考虑的内容,如此才可真正满足市场对音乐人才提出的多元需求。教师要在音乐教材中融入具有代表性特征的传统音乐文化。例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历史发展悠久,流传甚广,传统文化特征明显。事实上,上述作品已超越音乐本身,属于文化现象,只要提及此类音乐,听众脑海中便会自动浮现音乐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所以,将这类音乐合理融入音乐教材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鼓舞,从而对音乐形成全新认知,自觉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核心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对推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主阵地作用,加强传统文化和音乐教育的融合,利用传统文化感染学生,提高学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助力中华文化更好地发展。(作者:黄柯瑕,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