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铁人”捷杰耶夫马不停蹄北京行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铁人”捷杰耶夫马不停蹄北京行

来源:北京日报2023-04-03 09:43

  记者 高倩

  3月26日来到北京,3月31日启程回国,时隔三年半之久,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率先重返中国。他的到来不仅掀起了全国瞩目的交响狂潮,更是国际文化交流开启新篇章的缩影。

  捷杰耶夫深知此行的重要意义。短短几天内,他如“铁人”一般,马不停蹄地排练、演出、参观,总是兴致勃勃,不知疲倦。

  3月30日晚,捷杰耶夫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携手青年大提琴家李拉,为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幕。

  3月30日下午,捷杰耶夫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北京艺术中心。

  临时加演《红旗颂》回馈观众

  3月26日,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班机落地北京。在机场,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所有人都紧张而兴奋。直到这时,大家心中才有了第二天的音乐会真的要上演的“实感”——按照以往的经验,国际巡演项目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来沟通筹备,但捷杰耶夫与乐团这次来访的实际推进阶段,只有逼近极限的短短10天。

  这是中俄两国在文化交往领域的双向奔赴,“是太多机构、太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演出相关负责人说。10天内,巡演的阵容、曲目、机票、酒店等事宜迅速敲定,100多名乐手递交签证的材料填了一页又一页,两国工作人员连续几天彻夜未眠,直到从俄罗斯起飞的前一天,还有“刚出锅”的签证压着最后时间点递到乐手手中。

  北京观众也对率先重返中国舞台的俄罗斯音乐家们报以最热烈的回应。3月20日,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3场音乐会刚刚开售,几千张演出票瞬间就被抢空。

  观众那远超所有人预料的热情,捷杰耶夫看到了。3月27日首场音乐会上,他执棒乐团率先奏响了《红旗颂》,一首并未出现在当晚节目单上的作品。当熟悉的号角吹响,全场瞬间沸腾。“说实话,我们最初并没有准备这首《红旗颂》。”捷杰耶夫后来解释道。但他实在感念中国观众给予的期待,于是,在音乐会开演前半小时,《红旗颂》被临时加入了当晚的演出曲目。那一夜,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被巨浪般的掌声一次次吞没。有一位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写道,从自己座位的角度看过去,谢幕时,有那么一瞬间,捷杰耶夫像是抬手抹了一下眼角。

  超长演出奉献满满诚意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门德尔松、布鲁克纳……连续3天,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带来了横跨俄罗斯与德奥系的重磅交响经典。一般来说,19时30分开始的交响音乐会都会在21时30分左右结束,但这3场音乐会的谢幕时间都超过了22时。超长的时长、大部头的作品,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奉献了满满的诚意。

  在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的印象里,捷杰耶夫数度到访,这是排练时间最长的一次。3月28日上午,为了回馈那些没能抢到演出票的乐迷和音乐学子,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额外增加了一场马勒《第五交响曲》公开排练。这首作品本不在这次访华演出的曲目之列,但捷杰耶夫排练程度之细致,甚是令人动容,乐团当晚演出的排练因此后延,比原计划的结束时间晚了两个小时;3月29日和30日,捷杰耶夫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每天用三个小时排练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幕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家陈述在这次演出中担任乐队首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细致。”陈述说。在排练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时,捷杰耶夫把作品掰开揉碎,一点点引领乐团接近作曲家的精神,“大师非常敏感,在我们听来好像不太是问题的地方,到了他那里肯定过不去。”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成立13年,乐手平均年龄35岁,参演这台音乐会的青年大提琴家李拉则是00后。他们那么年轻,与白发的捷杰耶夫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比。“我们需要发现那些值得被帮助的年轻音乐家。”捷杰耶夫说。已经名满天下的他,曾经深受伯恩斯坦、索尔蒂等大师的提携启迪,如今他也想跨越国界等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障碍,把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艺术的力量在于打破壁垒,让全世界的人们紧紧相连。”

  “到了北京,就像回家一样”

  不到一周的北京之行,捷杰耶夫的行程几乎全被排练和演出填满,国家大剧院对面的故宫以及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设中的北京艺术中心,成为他在剧院和酒店两点一线往返路途上的两个例外。故宫历史悠久,是北京文化底蕴的见证;北京艺术中心拔地而起,是北京踔厉奋发的写照。一旧一新之间,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让捷杰耶夫由衷喜爱。

  “1998年,我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第一次到北京演出,是在人民大会堂。”捷杰耶夫说。人民大会堂的场地宏大壮观,但终归不是专业的演出场地,25年过去,不仅国家大剧院投入运营并迅速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殿堂,在城市副中心,达到世界先进水准的剧场也拔地而起。在北京艺术中心参观时,从建筑的外观、观众席的座席数量、剧场的声学设计到未来的节目规划,捷杰耶夫看得很多,想得很远。短短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他的手机几次响起,作为马林斯基剧院这座庞大艺术机构的掌门人,还有音乐之外的许多事情等待着他来考虑。

  “每一秒钟,他都在同时思考很多事情。”跟随他的工作人员感叹。几乎每天,捷杰耶夫都要到后半夜才能休息,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兴致勃勃,似乎永不疲倦,只有偶尔几个瞬间,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位“铁人”大师今年已经70岁了——在参观完北京艺术中心返回市区的路上,捷杰耶夫靠在车上睡着了。

  但他意犹未尽,如果时间允许,他想在北京演上10天。“到了北京,就像回家一样。”捷杰耶夫在中国有许多朋友,这一次,还有不少好友专程从世界各地飞来,赶到北京与他相见,周围人都能感受到,这些天里,捷杰耶夫一直非常高兴。而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如捷杰耶夫一般与中国结下深厚情缘的国外艺术家将陆续重返北京。

  包括马林斯基剧院在内,疫情期间,国家大剧院与国外艺术家的联络从未中断。今年,剧院向大家发去了演出邀约,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轰动演出,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起点。目前,钢琴大师鲁道夫·布赫宾德与伊沃·波格莱里奇、小提琴大师雷诺·卡普松、维也纳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家名团今年的演出计划都已公布,很快,闪耀的星光将再次点亮演艺之都的灿烂夜空。牛小北摄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