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来源:央视网2022-12-23 17:56

  12月24日(周六)20: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将于CCTV-1播出第十一期。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将分别带领“山水小分队”前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一个是因西汉冶铁遗址而闻名的川西古村,一个是海南省海拔最高的村庄,它们都以“人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此心安处是吾乡,“新老村民”共建理想家园

  在铁牛村的村道上,不时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在其中散步,他们并非游客,而是在当地扎根多年的“新村民”。过去几年间,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跨越“7890”四个代际的青年们不断向铁牛村汇聚,与当地村民共同建设乡村。是什么吸引着“新村民”留在铁牛村,他们又是怎样与“老村民”一起参与乡村振兴?带着这些问题,本期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将携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歌手凤凰传奇前往铁牛村一探究竟。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郁郁葱葱的果林、波光潋滟的鱼塘、白墙黛瓦的院落,构成了铁牛村特色鲜明的川西林盘。2012年,铁牛村从最根本的农业出发,系统地考虑生态环境发展,出台“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院落布局线路”,一张张手绘的规划图,畅想着未来乡村的模样。围绕着“老村民回家、新村民回流、城市游客回归”的“三回理念”,铁牛村打造一批农场式、乐园式、庄园式的项目,创造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的融合之美。如今,铁牛村已成为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一个乡村示范点。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80后”青年何孝成是“老村民回家”的代表之一。一次回家探亲,让他目睹了铁牛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定决心返乡创业。村里的“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院落布局线路”手册,何孝成收藏至今,“10年了,老百姓的收入实打实提高了”。依照规划,铁牛村大力发展猕猴桃、果冻橙、丑橘等有机农业,一年中有10个月,“都有鲜果在树上”。本周的“山水之旅”,嘉宾们将跟随何孝成走进果园,通过施用有机肥、修剪猕猴桃枝叶、采摘果冻橙,全方位感受生态有机农业。“山水小分队”能否顺利完成600斤果冻橙的采摘目标?又是怎样的采摘工具令曾毅赞叹“很有创意”?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走进铁牛村的丑美生活馆,由“新村民”“老村民”头像组成无限循环符号的“人才墙”格外醒目,其中50余位“新村民”按照专业分成了金融投资、运营管理、规划设计、教育公益、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生态农业7个板块,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建设铁牛村。设计公共空间、创办《丑美村报》、废物利用改造……乡村和城市、不同代际的审美在铁牛村交融碰撞,寻找共鸣。时值村里的“低碳生活周”,嘉宾们将来到丑美生活馆,跟随“新村民”了解乡村低碳的生活方式,由废弃渔网做成的毛绒帽、28个瓶子制成的尼龙卫衣令“山水小分队”大开眼界,随后,他们还将挑战用可回收垃圾造纸、制作“点亮星星瓶”,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田园生活。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橘树枝头鼓出幼果,鱼塘里云影徘徊,新老村民共创理想家园……一幅乡村美学的写意画,就在眼前,撒贝宁动容道:“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人们最向往的乡村生活。”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走进海南省海拔最高村落,王雷学习种植山兰稻

  骄阳似火、椰风海韵,是许多人对于海南的第一印象。然而,走进什寒村,目光所及却是浮云缥缈、山霭苍苍,宛如人间仙境。坐落在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中的什寒村,海拔800米左右,森林茂密,溪流缠绕,村落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因此有着“天上广寒,地上什寒”的美誉。本期节目,由主持人王嘉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主任沈培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雷组成的“山水小分队”,将走进什寒村,感受不一样的海南风情。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什寒村是黎族、苗族的聚居地,依托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独特优势,当地村民探索出农旅结合的新路子。2012年,“90后”退伍军人李欧返乡创业,他发现,村里的游客仅在白天逗留,几乎没有留宿的计划。于是,李欧与村里年轻人共同成立了青年合作社,围绕黎苗文化,陆续开发出特色民宿、房车露营、徒步等新兴旅游产品,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什寒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这令王嘉宁感慨:“年轻人的思维让村子里处处彰显蓬勃的生机活力!”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什寒村,吸引五湖四海人才不断集聚。村民钟治军来自河南省周口市,随“战友”李欧到什寒村创业定居已有10年,眼下,他正在什寒村从事有机农业。海南琼中的山兰稻种植历史悠久,过去村民以栽培旱稻为主,产量低,收益小。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什寒村开始深耕水稻种植,钟治军自豪地介绍道:“我们采用新技术之后,种的都是有机绿色的大米,目前,一亩地大概是800斤的产量。”本期节目,嘉宾们将在钟治军的带领下,进行水稻插秧作业,村民口中的“三插三不插”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让王雷感慨“插秧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在什寒村,像钟治军这样的“新村民”还有很多。近年来,为了留住来海南过冬度假的“候鸟人才”,当地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以人才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在潘鲁生看来,什寒村是人才振兴的典型代表,“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就是‘人气’,能把外来人才和当地人才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新老村民”携手谱写田园牧歌,《山水间的家》走进新时代“桃花源”

  汇聚天下英才,释放乡土活力。12月24日(周六)20:00档,让我们随CCTV-1《山水间的家》,感受乡村发展新脉动。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铺轨忙

  • 内蒙古乌兰浩特:加紧生产备春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