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刘和刚:做一块民歌传承的基石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刘和刚:做一块民歌传承的基石

来源:北京日报2022-10-25 10:38

  傅洋

  如果说,不屈命运安排、得到众人相助、一路奋发努力、最终实现梦想,是标准的励志传奇剧情,那么刘和刚绝对是故事里的主角。

  出生于黑土地的一个农民之家,天生一副好嗓子;因贫困差点放弃歌唱,又被众多师友鼎力托举,最终站上梦想的舞台。他以饱含深情的《儿行千里》《父亲》《拉住妈妈的手》一举成名;他连续参加4届青歌赛,最终赢得有史以来最高评分;多次登上春晚舞台,歌曲广为传唱。

  “登顶”之后呢?这大概是每一个成名者都要面临的抉择。46岁的刘和刚选择将自己变成一块基石,一个引路人。发起成立东北民歌艺术促进会后,2022年夏天,他自费筹办了“首届中国经典民歌展演”,让百余位学习民歌的年轻人有了一个能发光的舞台,也让更多人通过直播和电视再次关注民族声乐。

  “如果有民歌新人站在我的肩膀上成名,是我后半辈子活着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使命感来自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老师,感恩这个时代和军营。”他说自己收获过众人之爱与帮助,现在到了回报的时候,以他的方式。

  一场特殊的展演

  2022年7月17日,在北京海淀北部文化中心的舞台上,几十位身着礼服的年轻歌者陆续登台,在钢琴的伴奏下,一首首悠扬的民歌回荡在大厅。台下,孟玲、戚建波、车行、秦新民等大家正凝神聆听,在计分卡上写上分数。

  这是“首届中国经典民歌展演”决选的舞台。经过一个月的初选、复选,报名的近200位学习民歌的年轻人中,最终要决出名次。刘和刚站在大厅的一个角落里注视着舞台,神情中有欣赏也有欣慰。就在几个小时前,他临时决定放弃评委身份,不为这群朝夕相处了一个月的孩子们打分。“这些天,我看到每一个人的努力、坚持和对舞台的渴望,真无法下笔打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说。

  从1992年考入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算起,今年是刘和刚正式从艺的第30年,原本想用30场演唱会纪念从艺30年,后来改为了展演。展演的主角,是一群通过比赛选出的年轻选手。而为学民歌的孩子搭建舞台,一直是他的心愿。

  刘和刚一家参加2022年教育台少儿春晚

  岔路口出现在3年前。2019年年末,响应军队改革政策,刘和刚供职近20年的空政歌舞团撤编了。尽管空政为他保留了一个岗位,几所知名高校也伸出了橄榄枝,但他最终选择了自主择业。“都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歌者还是要在舞台上体现自己的价值。我还在当唱之年,再积累十年,教学时经验会更丰富。”

  他一心想唱好中国民歌。对民歌的深厚感情自不必说,更迫切的原因是,他看到在与世界文化接轨的时代里,民歌没那么受关注了。“即使今天的音乐种类百花齐放,但民族精神始终是与民族音乐相联结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希望为学民歌的孩子做点什么。这个时代,展示民歌的平台越来越少,看着许多优秀的民歌新人毕业即失业,他心里难过。

  从何做起?毕竟一个人的体量很小。从白山黑水走出来的刘和刚想从东北民歌做起,在黑龙江申请注册东北民歌艺术促进会。由于审批严格,协会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正式获批。但是刘和刚觉得挺好,“太顺利的话,可能激发不出更多的潜能和斗志。”说完自己也哈哈笑了。

  能为民歌做点什么?他很快就发现,东北、河北等地多个艺术研究院对民歌的挖掘整理已经很深入了,许多老艺人都过世了,再想获取一手资料也难。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能参与的就是推广民歌了。刘和刚决定以传承中国经典民歌展演为形式,搭起公益演出平台,为学习民歌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于是,有了“首届中国经典民歌展演”,通过比赛在报名的选手中优中选优,而报名参加完全是免费的。

  走进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022年6月,报名的年轻人来了,有近200名之多,“小池子”激起了大浪花。7月哈尔滨疫情反复,距复选还有十天,组委会不得不带着选手们来北京另寻舞台,打遍了电话才找到一家有空档的剧院。一路坎坷,好在最终顺利。决选之后录制的“中国经典民歌演唱会”网上直播量最高达到1100万,也陆续在辽宁卫视、吉林卫视、山西卫视等电视台播出。9月13日,刘和刚还与蒋大为、郁钧剑、佟铁鑫、吕继宏等名家以及获奖选手一起登上冰城舞台,以一台精彩的公益音乐会回报家乡父老。“我一个人站在台上唱几十首歌也可以,但我觉得这种形式更好。”如果条件允许,他计划未来走向全国各地。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首届展演是刘和刚自掏腰包举办的,没要一分钱赞助。“我心里没底,怕效果不好,没法儿和朋友交待。既然想做这个事情,就自己努力一把。”

  磨出歌曲的灵魂

  决选后第二天,刘和刚就带着选手们来到录音棚,感受琴房伴奏和舞台拿话筒演唱声场的不同。从进入录音棚到出来一共31个小时,他只睡了3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指导选手们唱歌。选手找不到感觉,他就在录音棚外唱一句,选手们在里面学一句,一个字一个字地磨。

  “冯金伟,西北人唱歌用不用花舌音?多有特点啊,这可是你们骨子里的东西啊!”他指导来自甘肃的歌手在唱腔中加入一些花舌音,整首歌曲《赶牲灵》一下子活了起来,情绪充沛,歌者还不累。

  “要改变一个人的声音习惯太难了,选手们多是‘学院派’,在琴房里要唱出高位置,气息、声音要‘竖’起来,声音位置要统一。但拿起话筒后不同,话筒会放大每一个细节,不认真处理歌曲就不会感动人。”他说,直到上台前,还有学生疑惑,这么“颠覆认知”地唱真的可以吗?

  学问和经验来自上一代老师的无私相授。从1994年和杨博亚老师学习声乐,到1997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刘和刚的指导老师孟玲教授带着他遍访名师。随后的几年,刘和刚师从蒋大为、李谷一、吴雁泽、郁钧剑、郭颂等多位大家,受益匪浅。要知道,有些老师会将优秀学生视为“私人所有”,能大度地带学生去广泛拜师,需要一颗金子般的心。

  到长江电力演出,慰问基层员工。

  从声音训练上看,他跟随这些名家学到的更多是如何处理作品,如何唱出自己的特点。刘和刚举例说:吴雁泽老师那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听起来声音细细的,但是其中却渗透着一种热爱民族的博大情怀,彰显出蒙古族人的性格。蒋大为老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声音的清晰度和咬字都极其讲究。郭颂老师东北民歌中独特的小味道,将声音特点与民歌艺术结合得天衣无缝,李谷一老师气息的运用,郁钧剑老师的舞台激情,刘和刚说他这辈子都无法超越。“还有戚建波老师,我唱过他谱曲的20多首作品,他给我录音就是一字一句都不放过,最后磨出歌曲的灵魂。”

  比赛结束了快三个月,还有不少选手隔三差五就发微信给他,唱上一段,请他指导。他很开心,每一个都极认真地解答。“邓超然、胡海鑫、张海君、王继明……还有好多孩子,都特别努力,也会用心思考。他们不只是为了进入终选,而是为了更好地唱歌。”他数着这些孩子的名字,眼里有光,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当年求艺的劲头儿,也看到了民歌的希望。

  从李光羲、胡松华到李双江、吴雁泽,到李谷一、蒋大为,到郁钧剑、阎维文,再到王宏伟,中国民歌几乎十年一代人。到了雷佳、王丽达、刘和刚这代,也希望有人接棒。“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这个小平台,就是给年轻人多提供一个表现的机会,希望有人能从中得到锻炼,最终走上像中国音乐金钟奖这样的国家级大舞台成名成家,为弘扬中国民歌作出努力与贡献。”刘和刚多次表示,东北民歌艺术促进会能尽的仅是微薄之力,但这代人必须要尽传承之责。

  在许多领域,伟大的成名者到最后就是将自己变成一块基石,让后人踩着去到更高的地方。刘和刚真诚而严肃地说,“我能走到今天,特别知足了。如果有民歌新人站在我的肩膀上成名,是我后半辈子活着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被爱托举的人生

  一条河流的去向,往往是由源头决定的。在刘和刚的成长中,吃过苦也受过累,但却从没有缺少过爱。他在台上含泪演唱的那些关于父亲、母亲和父老乡亲的歌曲,都是源于个人经历的真情流露。

  1977年,刘和刚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永勤乡立功村二队,父母是从山东过去的,他们坚信,东北有土地,只要肯劳动,就饿不着。刘和刚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一种勤劳坚韧的精神。在那个小村子里,没有电视,家里只有一台蓝色的小收音机,能听到蒋大为、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他有天赋,第一首歌就是热爱文艺的妈妈教的《沂蒙山小调》,他唱得像模像样,乡亲都说这是一个天生金嗓子的娃,将来一定有出息。他也崇拜课本上那些英雄,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能穿着军装唱歌。

  梦想的种子就这样扎根了。从小学到初中,刘和刚都是学校宣传队的骨干,跟着收音机学会了很多歌曲。初中毕业那年,他听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松花江分校要招生,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里,父母和两个姐姐都支持他。母亲说:“只要能考上,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也要把你供出来!”1992年,15岁的刘和刚第一次离开拜泉县,乘坐四五个钟头的长途车去松花江文化局报名,但当时考试已经结束了。父子俩的真诚打动了艺校领导,破例让他唱了一首歌曲。刘和刚一开口,就惊住了现场所有人,“这孩子嗓子太好了!”他被录取了。接到通知书时全家欣喜若狂,但随后就陷入了忧愁:学杂费一共7000多元,家里哪有?只能挨家挨户去借钱,10、20、30、50、100、200……父老乡亲伸出了援手,去上学那天,隔壁叔叔赶着牛车送他,村里人将他送到村口……

  母亲腰病严重,只能跪在灶台前做饭。父亲为了给儿子积攒学费,在庄稼地从早忙到晚,由于过度疲劳,被机器压断了小拇指。接续断指需要几千元手术费,父亲一咬牙,不治了!留下了永远的残疾。十指连心,刘和刚也痛在心里。“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每当唱起《父亲》的这两句时,刘和刚眼里总噙着泪水。

  去艺校两年后,刘和刚得到一个机会,跟随哈尔滨知名声乐教授杨博亚先生学习唱歌。17岁的刘和刚风雨无阻地每周三在尚志与哈尔滨间跋涉5个小时去上课。由于家境贫寒,学习半年后,他只能将课时缩减成一个月两次甚至一次。“以后你别来了,这样是学不出来的!”杨博亚老师生气了。在听完刘和刚讲述自己父母的伤病后,杨老师流下眼泪,他不仅免去刘和刚的学费,上完课还拿出一个铝饭盒,里面有菜有饭。

  1997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到哈尔滨招生,刘和刚心动了,但贫寒的境况让他放弃了报考,想早点工作赚钱。杨博亚老师买票送他上火车,推着把他送进了考场。就这样,他带着父母和老师深沉的期望,去了北京参加复试,顺利被录取了。时任军艺声乐系主任的李双江后来说起,1997年是军艺第一次去哈尔滨招生,就是想看看那片土地上有没有好苗子。刘和刚说,如果当时是在沈阳招生,他都不会去报考。命运就是这样鬼使神差。

  军艺生涯翻开人生新的一页。老师孟玲是恩师又是慈母,给病中的他送热汤面,周末带他去名师家求教,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刘和刚的演唱水平突飞猛进,2001年毕业就进入空政歌舞团,实现了儿时穿着军装唱歌的梦想。

  到歌舞团刚一个月,刘和刚就随团前往西藏甘巴拉—个海拔5000多米的雷达站慰问演出。看到战士们手里拿着本该穿在身上的军大衣在寒风里等待演员时,刘和刚被感动了,在极度缺氧的状况下,一口气唱了好几首歌。临走时,指导员说,山尖上还有一名值班战士,能不能请位演员上去,合张影就行。刘和刚请愿,他登上山顶,望着站岗小战士黢黑的面庞,在强烈高原反应中声音断断续续唱了半首《什么也不说》,眼泪无声地淌。西藏之行,是一次心灵洗礼,他更加明确自己该做怎样的人。

  家国情怀永在心间

  4届青歌赛,让年轻的刘和刚一战成名。这是别人眼中的高光时刻,但身在其中,却是千般磨砺,万种滋味。

  2000年第一次比赛,还在上大三的刘和刚因缺乏经验没能闯入决赛。在后台他抱着孟玲老师哭了,老师却鼓励他说,能在全国观众面前唱歌,已经很了不起了。2002年第二次参赛,他以一首歌唱母亲的《儿行千里》打动评委,最终获得银奖。他不甘心,2004年三战青歌赛。当时,他准备唱《父亲》,这也是他的成名曲。谁知,有评委却质疑:刘和刚只会唱亲情歌曲吗?为了证明自己,他拼了,在决赛前20天练习《梦中的卓玛》《大西北的鼓声》两首新歌,结果又抱回银奖奖杯。

  两个银奖,在常人看来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但2006年,刘和刚又来了,他准备5首歌曲,每首都倾注了心血。比赛前,他心绪很乱:要是不如之前的成绩,甚至拿不到奖,岂不是很丢人?就在他犹豫时,收到了好几封观众来信,信里鼓励他说:“和刚,希望在青歌赛舞台上再看到你。拿不拿奖,我们都永远喜欢你。”一下子,他又坚定了信心:自己的初心不就是在舞台上多唱歌吗?比!决赛当天,连主持人朱迅都不敢相信,问他:你来当评委吗?什么,还比赛啊?!最终,他以100.13分创下了青歌赛得分历史纪录,获民族唱法金奖。

  生活不会辜负一直努力的人。青歌赛后,他收到上千封观众来信,还有观众从很远的地方来看他。那些歌唱父亲、母亲和父老乡亲的歌曲登上春晚舞台,登上歌曲排行榜,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不一而足。他的歌,唱出了含蓄的中华儿女羞于向父母当面表达的情爱。“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们!”至今,他的歌曲成为大家的“树洞”,很多人在底下留言,寄托对亲人的爱与思念。

  刘和刚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为家乡修灯修路,盖广场,捐小学,乡亲丢了一头猪、一辆摩托车都会请他帮着找。他在朋友圈配文称:“歌唱是一个笨小子的前世今生,他是立功村二队人。”他深深感恩父母,把他们接来北京居住,让一双儿女为爷爷奶奶洗脚。一次,刘和刚带着母亲逛菜市场时被粉丝认出,母亲突然甩开刘和刚的手,怕自己是个农村人给儿子丢脸。他当即拉住母亲的手,眼泪都下来了。当天回到家,他趴在钢琴上泣不成声,用两个小时写出了《拉住妈妈的手》。这首歌在2015年登上春晚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他在抖音号上,给大家录制小视频,展示普通人的快乐,丝毫没有偶像包袱。

  “我接受的爱太多,除了努力,没有别的办法回报。”在刘和刚家客厅里,放置着一个小音箱,这是他的练功角。午后,他会在这里练上一个小时歌曲,反复揣摩前辈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在另一个角落,码放着高高的几摞书,其中有诗歌、名著、传记,还有关于舞台美学的理论书籍,这都是他近两年阅读的,还写了几本读书笔记。

  “我知道自己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故事中的英雄之旅需要经历启程、启蒙和回归的人生阶段。刘和刚的后半程,最希望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那些学习民歌、等待出发的孩子们。得到过爱与温暖的人,也会在别人的人生里,变成一个新的守护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