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用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2-10-21 09:32

  “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

  心系人民 真情流淌

  张 萌

  “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通过4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集中呈现了20余部作品。入选此次展演的作品是从355部原创管弦乐里优中选优,涵盖了张千一、关峡、周湘林、刘晖、邹翔、王丹红、范铮、龚天鹏、张书皓等老中青三代作曲家。

  奋进新征程,礼赞新时代。音乐家们用音符记载一路走来的荣光,拥抱面向未来的梦想。交响曲《光芒》《征途》《父辈》等作品,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创作灵感来自北宋王希孟画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音乐会择取部分入选作品精心打磨,凝练成一部“新时代交响组曲”,让听众随着乐声眺望百年征程的《星辰大海》,聆听全面小康的《幸福欢歌》,在庄严的号角声中感受《光荣与梦想》。这些作品题材风格多元、音乐语汇个性鲜明,都显示出共同的时代底色,是当代中国音乐家心系人民的真情流淌,也是近年来中国交响乐创作最新成果的一次巡礼。

  (作者为《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

  话剧《塞罕长歌》

  绿水青山 奋斗诗篇

  赵慧芬

  “把爱交给青山,今生无悔无怨。把爱交给绿水,久久为功不变。”深情的主题歌声响起,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话剧《塞罕长歌》聚焦绿色发展时代主题,秉承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再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55年坚持不懈、筚路蓝缕,成功建造百万亩人工林海的艰苦历程。该剧从深厚的生活深井里打捞出令人感动的人物、事件、情节,精心结构,以三个版块表现林场的三个发展阶段,以佟保中祖孙三代务林人的故事串联起不同篇章。剧作塑造了塞罕坝务林人的生动群像,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却都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该剧多媒体的运用恰切,前景纱幕、中景转台、天幕LED屏等营造出丰富真实的艺术氛围。三个戏剧版块以白、黄、绿等鲜明色彩分隔,层层推进,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形成全剧诗意充盈的艺术气质和恢弘浑厚的审美风格。

  (作者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民族歌剧《沂蒙山》

  以歌寄情 以剧载道

  孟彦军

  以歌寄情,亲情爱情家国情,情深义重;以剧载道,为有牺牲多壮志,壮怀激烈。

  民族歌剧《沂蒙山》以精到的戏剧结构、真挚的人物情感、宏大的舞台呈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生动表现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小调贯穿萦绕,入耳入心;巍巍蒙山矗立舞台,气势磅礴;舞台意象用意颇深,润物无声处,取精用弘。剧作以特有的思想内力和艺术活力,再现了沂蒙精神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主人公海棠汇集了众多沂蒙红嫂的身影,夏荷的故事则融合了陈若克、甄磊、辛锐等八路军女烈士的英雄事迹。人物塑造的典型性为实现艺术真实、情感真挚奠定了基础。每一场戏里,主要人物都面对生死抉择。在这种极致的情节设置中,创作者巧妙地组织戏剧结构,给观众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

  (作者为《大舞台》杂志主编)

  川剧《江姐》

  经典之作 创新演绎

  景俊美

  川剧《江姐》的艺术呈现是多维度的,其最大特色在于表演。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熟悉的歌词和旋律用川剧的方式来表达,在尊重传统中实现创新,大开大合的演唱和程式化的动作,让江姐的人物形象别开生面。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的演唱令人陶醉,婉转柔美中不失铮铮铁骨。

  舞台调度也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绣红旗”一场,川剧《江姐》编织了一个金黄色的五角星。有星就有旗,旗帜在心中。这种创新既写意,又善于调动戏曲的唱念做舞,也与戏剧高潮时所歌唱《红梅赞》的整体红色布景形成呼应。

  (作者为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入画成舞 意蕴丛生

  冯双白

  在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双丰收的背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蕴藏着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舞剧创作有启发意义。作品实现了三个突破。首先是艺术空间营造方式的突破,即盘旋圆转和横向穿越的巧妙交织、画家王希孟和展卷人的心理交织、绘画过程和中国笔墨工具研制景象的交织,构成该剧艺术空间的独特性。其次是实现了舞剧审美意境构造方法的突破,即在整体精神气质上有着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舞台呈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再次是实现了舞蹈语言编排方式的突破,从特定编舞方法出发,发展出一个特定的舞蹈形象“青绿”的动作旋律,构造出具有大写意性特点的整体艺术形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活在当代人心中。台上的展卷人,是王希孟的“观众”;台下的观众,又何尝不是这无垠山河的“展卷人”?

  (作者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