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沉浸式打卡江南水乡 《山水间的家》邂逅新时代乡村的诗与远方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沉浸式打卡江南水乡 《山水间的家》邂逅新时代乡村的诗与远方

来源:央视网2022-09-02 19:09

  8月27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CCTV-1迎来首播,为大众呈上一幅立体鲜活的乡村振兴图鉴,不仅让观众看到中国乡村的美,还勾起了许多人心底浓浓的乡愁。当期节目在全网收获热搜热榜39个,最高登陆微博热搜TOP4,多维话题讨论治愈全网,获网友点赞:“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走出去”!

  9月3日(周六)20:00档,《山水间的家》第二期节目即将开启江南水乡之旅,主持人撒贝宁、鲁健将领衔“山水小分队”分别走进江苏省礼诗圩村和安徽省西递村,领略江南古韵之美,探寻魅力水乡的致富密码。

  邂逅最美荷韵风光,感受“共享村落”的诗与远方

  礼诗圩村四面环水,村内水系、田园交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近年来,礼诗圩村依托水乡特有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扣“共享村落,礼诗生活”的发展定位,通过共享厨房、共享菜园、共享棋社、共享琴社等共享项目,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康庄大道。对于许多人来说,去到礼诗圩村的“共享厨房”吃一顿原汁原味的农家菜,是旅游必打卡项目之一。

  本期节目中,由撒贝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歌手那英组成的“山水小分队”将化身厨房帮工,与礼诗圩村村民金玉仙共同完成共享厨房的订单挑战。为满足顾客需求,嘉宾们将前往荷花塘摸河蚌、捞田螺,开启一场山水间的寻获之旅。

  而面对客人席间提出的“五分钟上菜”挑战,撒贝宁会如何应对?那英为老乡亲手制作的东北特色美食又能否抚慰他们思乡的味蕾?

  值得期待的是,嘉宾们还将助力一场荷塘边的“时尚走秀”,走秀的主角是礼诗圩村的阿姨们。日常生活中,她们的身份是妻子,是母亲,但当她们换上美丽的裙子,迈出自信的步伐,开心的笑容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那英动容道:“每个大姐都把热爱生活写在了脸上,有点像时尚的田园生活,这种和谐与幸福感写在邻居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上。”时尚又不失烟火气的礼诗圩村,治愈了许多从城市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活动策划人、创业青年施珺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她希望能够把礼诗圩村好的农产品,以及开发和延伸出来的文创产品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文化。

  既遵循着良好的乡风,又能积极拥抱新鲜事物,礼诗圩村将“共享”理念融入乡村发展,为村民带去更多可能。在撒贝宁看来,这是很难得的一个范例,“(礼诗圩村)始终是保持着活力和生命力在往前走,但与此同时,它又留住了那份宁静和安祥。”

  沉浸式探访“桃花源里人家”,对话千年古村“守夜人”

  西递村拥有古朴精美的建筑文化、山清水秀的生态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2021年,它入选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近年来,西递村借助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乡村高端民宿等为主的旅游业。2016年,西递村村民黄煜返乡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将自家住房升级改造成精品民宿,后来还成为乡村治理的带头人,“我1986年出生,西递村1986年开发旅游,所以也想整个西递能发展得更好。”

  本期节目中,鲁健将携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凯丽,在徽州三雕(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洪的指导下,感受不同雕刻刀的用法。汪德洪16岁拿起刻刀,至今已从艺30余载,一直致力于传承徽州雕刻技艺,培养徽雕技艺后续人才。在学习木雕技巧的过程中,蒙曼为何深感手里的刻刀有“一千斤的份量”?又是什么让张凯丽直呼“太服气”?

  除了沉浸式体验木雕艺术,鲁健还将和当地村民一起“挑大梁”,把已经做好的横梁运送到需要修缮的老年祠堂,见证极具仪式感的“上梁”习俗。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量成片的木质古建筑,西递村自明清起就有“打更”的传统,提醒村民注意用火用电,保证整个村的安定和谐。打更队重新成立以来,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光锣就打坏了十几面,村子夜里没发生过一次火灾。黄煜介绍:“大家全是自愿来打更的,不光是年轻人,还有退休人员、工人、农民、清洁工,最小的今年才21岁”,这让鲁健忍不住感慨:“他们对于家园的热爱可见一斑,大家心里发自内心地接受、传承,才能够真正的传承下去。”

  山水小分队通过体验“修复古建”“非遗木雕”“打更夜游”等活动,仿佛穿梭千年同过去对话。蒙曼眼中的西递村既是世外桃源,又是烟火人间,“咱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活在了我们的生活里,而且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俯仰于天地之间,寄情在山水田园。9月3日(周六)20:00档,让我们随CCTV-1《山水间的家》走进绝美江南,邂逅新时代乡村的诗与远方。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台江:“舞龙嘘花”庆元宵

  • 新春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2025-02-10 10:11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25-02-10 09:28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2025-02-10 10:04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最常说的理由就是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
2025-02-08 10:16
冬日暖阳下,搭乘摇橹船泛舟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如入画境。
2025-02-08 10:14
该研究团队就如何度量全球尺度土壤水分站点空间代表性、如何表述地面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如何影响站点的代表性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他们提出了新指标“站点相似面积比”,该新指标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卫星像素内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还考虑了站点的下垫面情况。
2025-02-08 10: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