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真实描摹禁毒警察现状 《冰雨火》为无名英雄塑型铸魂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真实描摹禁毒警察现状 《冰雨火》为无名英雄塑型铸魂

来源:光明网2022-08-19 10:21

  由傅东育任总导演,麦利雅斯、张鸢盎、傅东育任总编剧,陈晓、王一博、王劲松、刘奕君、赵昭仪、张志坚、郭晓婷、冯嘉怡、艾东、公磊、章煜奇、宋熹主演的反映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现实题材剧《冰雨火》正在优酷全网独播。凭借对严酷禁毒一线的描绘以及对禁毒民警的形象塑造,《冰雨火》自开播以来获得观众如潮好评,“冰雨火中的禁毒警察现状”与现实高度互文,勾起观众汹涌回忆:关于禁毒干警这一“神秘”的群体,曾有数组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照片中禁毒警察的面孔被打上厚厚的马赛克,遍布他们身体各处狰狞可怖的伤痕却无比清晰。就是这样一群行走在“刀尖上的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后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阻止毒品外流,贻害大众。《冰雨火》用真实的笔触勾勒一线禁毒干警的筋骨血肉,以艺术的表达令禁毒警察有了清晰的肖像。随着该剧在海外的发行,中国禁毒警察的风采和精神,也走向了国际化的视野。

  以影像为媒 揭开盖在一线禁毒警察脸上的“马赛克”

  禁毒警察执行任务时有一项不成文的“上阵顺序”:已经结婚生子的冲在前面,结了婚没有小孩的往后靠。作为人民公安队伍中的一员,禁毒警察直面的是最穷凶极恶的毒贩,“每一次执行任务,都不知道能不能安全回来”,有了孩子的家庭就有了希望的延续,这样的安排是对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所能做的最大保护,也令了解个中原委的公众泪目。也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禁毒警察鲜少公开露面,马赛克和变声处理成为他们的“伪装”;即便是牺牲,他们的照片也不能公开传播为公众祭奠,以防毒贩对其家人进行报复。

  对公众而言,禁毒警察是隐秘而伟大的人民卫士,他们的功绩广为传播,他们的生活却无人知晓。《冰雨火》通过对林德赞、陈力文、龚伟、刘恺华、陈宇等老中青三代,数位典型禁毒警察形象的塑造,令“无名英雄”们有了鲜活的面孔和丰满的血肉,带领观众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进一线干警惊心动魄的工作日常与五味杂陈的生活空隙。

真实描摹禁毒警察现状 《冰雨火》为无名英雄塑型铸魂

  以真情为桥 将禁毒意识熔铸于个体情感的“关心而坚定”

  在导演傅东育看来,《冰雨火》不仅要保持强情节、快节奏和连环反转的类型化叙事,通过串联三年前的旧案以及围绕“大黄胶囊”这一突然出现的新型毒品讲述扣人心弦的禁毒故事,更要塑造好人物。“穿上这身警服,你们就是最基层的禁毒干警,面对生死,面对较量,用什么去面对,怎么来演?演轻了,就不是这样一群人。”在导演颇有分量的创作准绳牵引下,创作者对一线禁毒警察的塑造倾注了真诚的感情。

  《冰雨火》描绘出禁毒警察脱去制服后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也有家人和牵绊,以及和常人无二的喜怒哀乐。剧中,林德赞因忙于工作疏于对女儿的照料陪伴,作为一名父亲面对女儿时的小心翼翼和愧疚感破屏而出,“铁汉柔情”一览无余,对至亲的通感分外动人,禁毒干警于家于公难两全的奉献精神直抵人心。

  另外一方面,《冰雨火》又凸显禁毒警察非凡可敬的一面。王一博饰演的陈宇,虽然经验尚浅,但骨子里的韧性和坚定彰显一线禁毒干警的价值底色;田小洁饰演的龚伟,因伤离开一线仍旧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总有人要去做”的义无反顾和牺牲精神彰显崇高伟大。剧中林德赞的扮演者王劲松回忆采风时提到,曾有一位禁毒警察身上新鲜的弹孔痕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一线禁毒警察而言,受伤挂彩早已是家常便饭,为了不让家人揪心,早已练就娴熟的“撒谎”技能,避重就轻谎称是树枝扎的、改锥刺的等等,善意的谎言背后,是禁毒干警生死一线的工作现状,以及超乎常人的意志品质。于观众而言,代入到至亲的视角,想象自己的亲人时刻要面对手持重械的疯狂毒贩,辛酸之余是感同身受的揪心,“拒毒品于千里之外,就是守护家人朋友安危”的禁毒意识油然而生,真情实感胜过万语千言。

真实描摹禁毒警察现状 《冰雨火》为无名英雄塑型铸魂

  以真实为本 开掘现实题材剧的社会影响力

  以真实为本是《冰雨火》的创作准则。为了令演员交出最真实的表演,主创团队们“下生活”与一线禁毒干警接触,从日常观察到体能训练样样不落,涉及公安局的场景更是到实地进行取景拍摄,只因“下生活出来的戏剧性远高于编剧的技巧”。开拍前6个多星期的“下生活”体验中,云南边境线上的腾冲、德宏州的瑞丽和西双版纳以及澜沧,都曾留下主创团队的脚步。落到荧屏上,观众看到的不再是演员扮演的禁毒警察,而是已经与禁毒警察融为一体的丰满形象。

真实描摹禁毒警察现状 《冰雨火》为无名英雄塑型铸魂

  现实题材的感染力正在于此,没有什么比同呼吸共命运的牵绊揪心更动人。观众为无数的“陈宇”“林德赞”们的命运轨迹捏把汗的时候,禁毒干警们就不再是神秘遥远的英雄卫士,而成为了生活在大众身边的至亲好友。《冰雨火》以真实生动讲述代替口号说教,将禁毒警察们的故事娓娓道来,召唤公众禁毒意识,形成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的广泛社会影响,为现实题材剧树立起典范。

(张文)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如今,科技小院的科研成果已经推广至山西长子县、榆社县等地,形成了“垃圾分类先行、农用酵素开花、有机合作结果”的发展路径。
2025-04-14 09:28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