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来源:光明网2022-08-18 11:53

    全新沉浸式驻场演出作品音乐剧《熊猫》于8月18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熊猫剧场上演。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熊猫IP再造:打造成都城市新名片

    音乐剧《熊猫》是由中国著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倾情打造,由著名编剧、导演周可、著名作词家梁芒、韩国著名作曲家张少瑛等国内外顶尖行业人才携手呈现的全新舞台力作。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该剧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之先河,是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出于对驻场演出的本土化需求、受众的多元化程度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主创团队选择运用“高概念”的叙述和想象,让整部作品不仅有着奇幻绚烂趣味十足的外壳,又不失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人文哲思,是一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舞台佳作。

    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和成都的名片,同样也是深受全球人民喜爱的“世界级IP”,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从电影到潮玩,国内外对于熊猫这一文化符号的表达可谓恒河沙数。音乐剧作为一门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极高的市场接受度,《熊猫》作为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植根于成都城市肌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不仅能够出色地再生出真正让中国观众有文化认同感的熊猫IP艺术作品,还将凭借国际化的艺术语言,打破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共鸣。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疫情以来,国内游的内循环已然开始打开,成都作为国内网红之都,旅游客群更为年轻化、潮流化,而作为这样的一座魅力都市,自然需要一部符合城市气质的旅游演艺作品。音乐剧《熊猫》将以打动人心的优质内容为基石、以跨界融合推动IP持续增值,布局熊猫IP全产业链,构建具有持久生命力和超高辨识度的世界级超级IP,从而实现以熊猫IP作品反哺熊猫故乡,成为中国熊猫整体IP开发的潮流演艺的组成部分,也成为成都城市文化新名片、四川文旅新地标。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树立文化自信:营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精神家园

    音乐剧《熊猫》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和谐共生的故事。剧中五位熊猫勇士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仁爱、力量、谦逊及信仰,他们于逆境之中保持积极乐观、包容开放的心态,团结一心将独守地心的叛逆少年龙降服并治愈了龙的“贪嗔痴慢疑”,最终成功守护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和整个星球。

    正如剧中的熊猫勇士们共同守卫着我们美丽的星球,音乐剧《熊猫》也意图全力营造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有温度有深度的精神家园。用“熊猫”在国际旅游具有超级知名度的中国符号进行创作,也是传播中国故事与善意的文化输出。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从文化深度来看,音乐剧《熊猫》回望历史,开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之美、思想之美、意韵之美,从概念立意、角色策划、场景打造到配饰妆容无一不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又通过青年艺术家现代的、多元的艺术表达焕发传统文化的全新生机,这对于音乐剧和文旅演出来说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突破。

    从人文情怀来看,音乐剧《熊猫》正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观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深入理解,从保护自然生态这一角度切入,通过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表达,铺展开一幅万物有灵休戚与共的诗意画卷。剧中性格各异的熊猫勇士,以及羚牛、金猫、金丝猴、孔雀、林麝等珍稀动物,生动地展现创作团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当我们随着剧中的万物生灵一路同行,守住了美丽家园,找回了绿水青山,一颗万物和谐共生的种子也将在心中生长。

    制作人李盾曾为音乐剧《熊猫》写下寄语:“用一首歌爱上熊猫,用一段故事感受成都的安逸,用一部音乐剧讲好一个中国故事。”相信《熊猫》将会在成都搭建起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养料的全新文化阵地,通过讲好熊猫故事、讲好成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助力文化传承:让西南非遗焕发崭新活力

    扎根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音乐剧《熊猫》,自四川特色人文土壤中汲取养分,以幽默生动的表达体现着川人乐观豁达的态度,作品融合了川剧、川味嘻哈和川派杂耍等大量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元素,还融入了布偶戏、竹编技艺、自贡彩灯、武术和太极等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元素。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传承、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一直在探寻存续于当今社会的方法和挖掘潜在的商业价值。音乐剧《熊猫》在尊重非遗文化活态流变的基础上,将部分极具代表性的西南非遗艺术有机融入到作品细节之中,别具匠心地完成了非遗艺术的应用与焕新,比如在角色“风车车”的塑造中就采用了川剧吐火的非遗绝技;在服装方面,“成双公主“的裙子运用了皮影的创作元素,在皮质表面刻上了熊猫和林麝等小动物;在舞美方面设计师大量采用自贡彩灯工艺和竹编技艺等四川特有艺术表现手法……非遗艺术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也赋予了作品鲜明的地域风味与传统美学意蕴。这是传承非遗文化之路上一次双向赋能的尝试,也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助力文化传承的有力实践。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与国际游客的直接沟通,借助城市整体传播流量,可以最大限度挖掘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内涵,造就文化旅游的下沉市场再开发,真正意义的让民族的瑰宝成为世界的瞩目事件。

中国首部熊猫主题驻场音乐剧 李盾新作音乐剧《熊猫》首演在即

    文旅演出突破口:开辟小而精全新路径

    随着文旅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比起单纯的游览和观演,观赏体验和情绪价值成为了游客关注的重点。

    深耕音乐剧行业三十余年,制作人李盾一直在引领中国音乐剧行业升级、革新中国音乐剧的演出标准。此次他立足“大而全”的文旅IP新格局,力图通过音乐剧《熊猫》开辟“小而精”剧目的全新发展路径,使之成为中国文旅演出的突破口,从而构建起完善的驻场演出生态系统。

    “小而精”意味着更用心的剧目雕琢、更严格的演出标准和更先进的发展策略。制作人李盾通过起用年轻演员并成立熊猫音乐剧团,建立中国专业的音乐剧独立剧团,率先赋予文旅演出造血功能,实现文旅演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音乐剧与旅游产业深度有机融合的崭新标杆。

    除了有机的人才培养机制,顶级的沉浸式观演体验也是“小而精”的重要一环。为了给予观众“声临奇境、身临其境”的纯澈体验,音乐剧《熊猫》装配了国际顶级的音响设备并配备了沉浸式声场空间匹配系统,这在国内剧院演出中实属少有。值得一提的是,影院的最高配置是7.1声道,剧院通常采用的是环绕立体声,而音乐剧《熊猫》是中国目前唯一使用11.2声道系统的现场演出。这无疑将开启中国音乐剧沉浸式体验的新时代。据主创团队介绍,“观众身处剧院如置身竹林秘境,在每一个座位上听到的声音,都是最纯澈、最饱满且独一无二的自然之声。”挑战以往文旅演出品质,让文旅客群感受演出真正的物超所值。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22年,制作人李盾和创作团队希望《熊猫》这部“小而精”的音乐剧能够在保障防疫工作的基础之上,助力文旅演出行业迸发新生机,以爱和相信的力量在观众心中注入生之希望,唤起观众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音乐剧《熊猫》登场,生之希望,有爱共创。

    据悉,该剧由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成华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成都华天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成华蝶舞华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多方合力推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