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农村题材电视剧需要新视角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农村题材电视剧需要新视角

来源:天津日报2022-07-19 10:29

  由郑晓龙、刘雪松等联合执导,赵冬苓编剧,曹平担任制片人,赵丽颖、刘威、唐曾领衔主演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幸福到万家》正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播出以来引起了观众的热议。剧情讲述了农村姑娘何幸福历经事业与婚姻、爱情与亲情的多重考验后不断成长,该剧展现了乡村振兴主题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文明建设的成果。在农村题材明显式微的市场情况下,《幸福到万家》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该剧主创在受访时谈起了这部剧的现实主义创作。

  情理交锋丰富乡村叙事

  《幸福到万家》根据陈源斌的长篇小说《秋菊传奇》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2009年左右,中国经济腾飞,一批新农村拔地而起,中国乡村正处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转型出现矛盾,矛盾产生阵痛,阵痛促生张力,该剧的戏剧张力便在乡村的转型矛盾中创立。

  该剧导演之一是郑晓龙,代表作品有《渴望》《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金婚》,大家都耳熟能详。《幸福到万家》是他少有涉猎的农村题材作品。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希望该剧真实折射农村的变化,既不营造对立,也不夸大冲突,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

  全剧一开篇就是“高能”戏份。王家娶亲,公婆宁可误了吉时也要坚持等着村支书万善堂“光临”,乡里乡亲眼看万传家拽着何幸运“闹婚”也无人阻止。于是当何幸福为救妹妹脚踹大门、手抡板凳,砸了万家独子万传家的脑袋,一个外来的规则打破者成了她的出场设定。在周遭绝大多数人把陋俗陈规当“乡俗民风”,在家里人面对被侵犯时选择“息事宁人”,何幸福不依不饶,发起了一个人的战斗。

  她坚持不懈,终于让道理越辩越明,万善堂开始反思闹婚存在的合理性,最终决定张榜宣告,禁止了村里由来已久的闹婚习俗。这一战,仅仅是开端。“闹婚”告一段落,何幸福又遇到征地补偿、水污染等一系列事件,在她梗着脖子誓要讨个说法的同时,观众的情绪也被点燃。

  新的话题还在源源不断地接踵而来,“何幸运被职场性骚扰”“建保健品厂征地纠纷”“万书记踢伤王庆来”等情节频繁冲上热搜,掀起了观众源源不断的讨论。职场中面对潜规则要如何捍卫自己的安全?从人情社会过渡到法治社会的过程是不是注定会产生无法调和的冲突?追剧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不乏很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

  耿直、倔强的何幸福嫁入了万家庄,在软弱的婆家与强势的万家庄村支书万善堂所形成的夹缝中,开启了自己波折不断的征程。一边是何幸福在婚姻生活中,如何勤恳地开动大脑谋生存,建大棚种有机菜、进城务工融入城市生活、返乡开民宿助力乡村振兴,她的每一步路都走得扎扎实实;一边是何幸福对农村的旧俗陋习以及“权威”的挑战,从只求辨个是非曲直,到寻求律师的专业帮助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为村民维权,她的点滴进步聚沙成塔,完成了一个平凡女性的成长到强大。

  对于故事的主人公何幸福,郑晓龙说,一开始选演员的时候就确定了赵丽颖:“她是最合适的,身上有那个倔强劲儿,有股蓬勃的生命力。我们很早就定了她,后来她怀孕生孩子,还有了做母亲的经历,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何幸福受到家人责怪时的委屈和不服、要求万传家道歉时的坚决和倔强、安慰妹妹时的温柔和暖心,赵丽颖演绎的何幸福有原则、不妥协,心中有爱又不乏勇气,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在郑晓龙看来,赵丽颖的表演是对角色“消化理解透了”:“一旦她自己不理解,她就过不去。这回拍戏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我经常要跟她讲这个事是这样的,必须跟她沟通好、说明白,她只要理解了就能表现出来,特别质朴。基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再真情实感地转化为有感染力的表演,这是她的优点。”

  除了何幸福,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当数刘威扮演的村支书万善堂。在郑晓龙看来,他本质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他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也在成长和变化。“他作为老一辈的村庄领头人,有法治观念上的局限性,也有些大家长作风,有些落后的意识还没有改变。他也不是特别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对孩子伸手就打、开口就骂,这可能是过去老的教育观念。但是后面的剧情里,何幸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有长辈的格局,去帮助后辈。”郑晓龙说,万善堂这个人物是很有典型意义的。

  捕捉农村实实在在的变化

  《幸福到万家》不同于多数农村题材剧,它不独讲人们脱贫致富的过程,而是更多地聚焦口袋富起来之后精神的跃升。郑晓龙是全国政协委员,赵冬苓是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携手打造的作品,从陈规陋习与文明秩序的碰撞、城市文化与乡村理念的碰撞、乡规民约与法治精神的碰撞中提炼出戏剧,又在淳朴的人性、黏稠的人情中提升温度。

  为了符合剧情设定,剧组选在安徽取景,辗转西递、屏山、秀里影视村等多地,朴实清新的皖南村落为剧情铺垫了浓厚氛围。郑晓龙透露,之所以选择在安徽拍摄,一是因为这些年那里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快,能够展现经济上由穷变富的过程。另外一个原因是,徽派建筑很有特色,和山水互相映衬,给人的感觉不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符合建设新农村的剧情逻辑。“现在很多城里人愿意到农村去度假、休闲、旅游,就是因为那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大家都愿意去。所以说,拍出来观众也会觉得很养眼、很向往。”

  因为都是实景拍摄,不同场景之间的距离又很远,转场成了拍摄过程中最耗时间的事。“我们从驻地每去一个景拍摄,都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拍完了回来又是一个多小时,一天要三四个小时在路上,那里的冬天又经常下雨,路很难走。画面要拍好看的话,光线很重要,所以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找光线,比如去找特别广袤的菊花田。”尽管过程不容易,但画面质感有了保障,郑晓龙觉得很值。

  在细致入微的群像刻画中,让观众切身体会传统社会里的情法平衡之难,广大农村地区的朴实与亲切也更加现实可感。“要求现实逻辑”和“老百姓爱看”一直是郑晓龙导演坚持的做剧指标。通过故事、情节、人物的塑造去感动人,这也是《幸福到万家》这部剧能够掀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

  在郑晓龙看来,前几年的很多作品都在讲农村由穷变富的故事,但现在不能只讲这些,还应该讲农村富了以后是怎样的。“现在有很多农村富裕了,可物质的提升只是一方面,还有精神文明建设,山山水水的变化,人民的精神面貌,价值观、法治意识等等的变化。我们对最初的剧本进行了很大的修改,把它跟当下的现实结合得更紧。最终的剧本希望既要好看、观众喜欢,又要反映出农村实实在在的变化。”郑晓龙说。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何天平表示,“这部戏里的演员,他们的演技的品质高,每一种情绪状态,每一个节点上的表述都非常到位,台词功底也都不错。这部剧是表演和剧本互相成就的一个作品。一个作品本来就应该是表演和制作都互相成就的。为什么我们会说好的演技是稀缺的呢?那是因为我们一段时间的创作出现了问题。”

  《幸福到万家》的故事尽管风格质朴,但又充满了锋芒。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外来者与守旧者的精彩交锋,将剧情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不少网友表示:“看《幸福到万家》,今天又是血压升高的一天!”随着何幸福在追问与学习中找到答案,观众会发现,每个剧中的“为什么”,其实都指向了现实中基层中国变得更好、千家万户生活更幸福的密码。

  “这部剧比较直观地讲了一些农村旧风俗和新观念的矛盾,比如农村的传统人情社会问题,比如同一个村里大姓和小姓的矛盾等。”郑晓龙表示,这是《幸福到万家》作为现实题材,对于当下比较真实的描写,“如何通过法治的方式解决村民或者是老百姓生活当中日常遇到的具体问题,这部剧在这些方面呈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来反映当代乡村面貌,呈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

  何天平表示:“作为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剧作,《幸福到万家》在立意和内容层面都稳扎稳打。该剧讨论在乡村振兴这个进程中人、事、空间结构性的变化,比如探讨礼与法之间的关系,有人说它是一部影视版的《乡土中国》。这部剧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可看性兼具的剧作,它把乡村里人们的思想、精神、生活的蜕变,立体鲜活地刻画出来。另外,剧情切中的主题和视角是鲜活的,它从乡村振兴中来,但又不止于去反映乡村振兴,它是一个有丰富面向的创作。”

  着眼于“新农村”背景下的精神困境

  城乡是中国文学中非常核心的恒定命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出现的“进城文学”一度成为中国农村叙事的核心模式,这在电视剧领域也有呼应;2000年左右以“乡村爱情”为模式的乡村喜剧的出现,对乡村题材作品进行了扩容,此时农村题材的作品是比较鲜活、生动的。

  伴随着城乡现代化的进程,乡村进城的神秘性消失殆尽,农村不再是苦难的“根据地”,也不再是城市的“伴随者”,而是变成了新的“独立体”。这其实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不得不说,在这个值得欣喜的过程中,乡村的面貌再度模糊,乡村的苦难不再,呈现的是普遍性的美好,而“新农村”背景下的精神困境仍未被创作者普遍关注。

  摆脱悬浮,扎根现实,要把故事讲得朴实、温情。何天平表示:“这些年农村题材这座创作宝库被比较流行化的、通俗化的剧集遮蔽了。其实比起早些年的那种丰富且繁荣的农村题材创作,在过去的五到十年当中,农村题材创作其实是断裂的,以至于这些年来优秀的农村题材作品比较有限,比如《索玛花开》《山海情》以及《幸福到万家》。”

  眼下,优秀农村题材影视剧中的主人公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实际上是延续了《渴望》开始的悲剧叙事,精神意识以强调隐忍和牺牲为主。近年来的电视剧开始强调人物觉醒,面对困境的抗争,这是具有当代性的。比如《山海情》里黄轩扮演的马得福、《幸福到万家》里赵丽颖扮演的何幸福,他们自身都带着“自主与自强”的当代精神,这是与所有观众都可以共情的地方。

  题材只是故事叙事的载体,无论是农村题材还是城市题材,人物的命运变迁才是观众共情的理由。何天平表示:“农村和城市的命运是一个共同体,城市观众并非与农村相隔离。每一个观众看一个故事、一部剧,并不仅仅是看题材贴近性,有些题材可能是完全异乎于我们的生活经验的,那观众也会好奇。农村题材并不是跟城市题材完全对立的,它们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体两面的一种表达。”

  作为曾经以《甄嬛传》《功勋》等热播剧著称的制片人,在农村题材明显式微的市场中挑战这一类型,曹平表示自己的选择其实也在情理之中。“郑晓龙导演早年间也拍过《春草》,我自己也和黄力加导演合作过《满秋》,讲述的都是农村女性的励志故事,市场口碑和播出效果也都不错。”曹平认为,农村题材并不是天然的题材限制,真正重要的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态度去创作反映现实的题材。

  曹平直言,《幸福到万家》的故事虽然很朴实,但也有锋芒,故事中有对农村社会的关切,对农村建设充满了善意,作品的整体基调是温暖现实主义,人物的塑造、细节的呈现和案例的设计都是接地气的、真实的,“如今剧集播出后反馈也还不错,那就证明这样的故事依然被当下的观众所容纳和喜爱着。”

  作为曾执导过《红高粱》《急诊科医生》《功勋》等诸多口碑佳作的导演,郑晓龙在现实题材剧的创作上颇有建树。与此同时,他也通过《甄嬛传》等古装题材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在郑晓龙看来:“不论是哪种题材,最重要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新,更多还是需要创作者去了解时代,了解时代中的人,引领正确价值观。”(文/记者张洁)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