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如何平衡尖锐与温柔?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如何平衡尖锐与温柔?

来源:天津日报2022-07-12 09:43

  近日,一部聚焦“殡葬行业”,以生死为引,讲述社会底层小人物如何“相互救赎”的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人生大事》正在各大影院热映。影片将镜头对准人们都会接触到,却无人关注过的特殊行业──殡葬师,透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人在直面生死时,对死的敬畏和对生的渴望。“人生除死无大事”,当观众以为这会是一部以悲伤和离别为主基调的电影时,却不曾想竟被一群离死亡最“近”的人之间的温情所治愈。

  根植现实、取材生活、触及社会焦点问题,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叙事策略已然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面貌。如何将或严肃或宏大的故事讲得有趣、接地气,让观者容易感同身受?又如何在主题上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且娓娓道来、引发观者思考?成为电影创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以生死为题

  讲述小人物间的“悲欢离合”

  影片《人生大事》由韩延监制,刘江江编剧并执导,朱一龙和小演员杨恩又领衔主演,上映首个周末便创下2.4亿元的票房佳绩,豆瓣开分7.5,收获不俗口碑。截至记者结稿之日,《人生大事》累计票房已超11亿元。

  电影《人生大事》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演)刑满释放后一心想着和女友修成正果,被迫接手了父亲的殡葬店。在一次出殡中,一个手拿“火尖枪”、头顶两个鬏鬏的“小哪吒”武小文(杨恩又饰演)意外地闯进了他的生活。天真无邪的小文并不明白外婆的离世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是眼前这个穿着花衬衫、戴着金链子、脚上穿着夹脚拖鞋、一身痞气的男人将外婆装在一个黑色的大盒子里带走了。

  小文想尽办法找到了莫三妹,逼问他外婆的下落,可此时刚刚经历女友无情背叛的他根本无心应付一个小女孩。但随着与小文慢慢相处下来,莫三妹的心也在渐渐被这个小女孩所融化。从最开始莫三妹认为小文就是上天派来毁他的克星,到后来两个人相互关心、彼此牵挂,两个似乎已经被全世界遗忘的人渐渐成为彼此的依靠,情感的纽带将他们二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再也无法将他们分开。

  整部影片的故事虽然是围绕着一家殡葬店展开,但导演在叙事风格上却并没有刻意营造悲伤的氛围。在莫三妹和武小文的相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大闹火葬场,在骨灰盒上画画,教同班小朋友表演哭丧,古灵精怪的小文给莫三妹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混乱,让他头痛不已。

  可当莫三妹“残忍”地告诉小文,她的外婆已经被烧成灰,化成一缕青烟,再也回不来时,小文什么也没说,只是望着那缕烟崩溃大哭,因为她知道她是真的再也见不到最爱的外婆了。不忍看小文如此伤心,莫三妹只得安慰她,外婆其实是去到天上,成为了一颗星星,只要抬起头,看到星星在闪烁,就是外婆正在看着她。从那以后,莫三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丢下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而小文也再也离不开这个以“种星星”为生的“爸爸”。

  “笑着笑着就哭了”是观众对这部影片观感最多的评价,随着莫三妹和武小文之间的情感羁绊越来越深,产生在他们之间的温情也自然而然地流动在每一个细节之中。直到小文亲生母亲的出现,才打破了他们二人平静而温馨的生活。当莫三妹无奈选择将小文送还给生母,小文哭着拍打车窗大喊“爸爸”,而莫三妹也后悔不已,在大雨中疯狂追车的场景刺痛了每一个观众的心,父女二人的离别和重逢也将整部电影带入了最后的高潮。

  在叙事结构上,除了莫三妹和武小文的情感纠葛外,影片还用相当一部分的篇幅,细致刻画了殡葬师这一不被人所关注的职业。“有能耐的人看不上,没能耐的人干不了”是莫三妹的父亲对殡葬这一行最恰当的表达。从小就被人嘲笑是“吃死人饭”的莫三妹,打心底就不想干这一行,也因此与父亲发生不少争吵,可当父亲躺在病床上,讲述着自己多年来从事殡葬事业的种种,莫三妹才真正领悟做殡葬师的意义。

  “人生除死无大事”是父亲留给莫三妹的最后一句话。莫三妹的父亲这一生看到了太多人的离去,也看透了生与死,他的死亡是留给儿子的最后一道题。为了满足父亲的遗愿,莫三妹将父亲的骨灰化作漫天的烟花,在灿烂中完美落幕。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充在观看影片后,给予较高评价,他认为:“《人生大事》这部影片以独特视角聚焦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填补了国产现实主义影片在此类严肃主题上的空缺,叙事风格鲜明,情感表达真挚,视听语言成熟,朱一龙和杨恩又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但不足之处在于,影片后半部分的情节设计缺乏逻辑支撑,例如亲生母亲的凭空出现,似乎是为了制造矛盾冲突而有意为之,剧作结构衔接不足,人物行为存在不合理性,使得整部影片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如果这方面能够做得更好的话,影片将会更加具有观感。”

  将生活写成电影

  用死亡传达生的意义

  在《人生大事》的海报上,导演兼编剧刘江江的名字充满着未知和神秘,网上对他的介绍也只有寥寥数语。观众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并不奇怪,因为《人生大事》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这不禁也让很多人好奇,究竟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是如何创作出这样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的?

  刘江江的老家在石家庄郊县,小时候的他总是看爷爷和二爷帮村里人操办葬礼,那时的他还小,并不懂得葬礼是做什么,只觉得去参加葬礼可以吃席听戏看电影,很是有趣。

  在他的记忆中,二爷是葬礼上最忙碌的人,穿衣入殓糊车马,剪纸扯布搭灵棚,忙完这一套活,就拎着逝者的枕头来到火盆前,用剪刀拆开枕头皮,把谷禆子倒进火盆里,一股烧秸秆的味道连同白烟弥漫开来,这时候他会就着盆里的火点一支烟,边跟来往的乡亲们开玩笑,边拿供台上的饼干给刘江江吃。

  大伯是个木匠,做得一手好棺材。幼时刘江江经常和伙伴们一起在大伯的院子里捉迷藏,躺在还未完工的棺材里,身上盖满刨花,晒着太阳闻着木头散发出来的独特气味。有时刘江江甚至会在棺材里不知不觉地睡着,每当这个时候,大伯都会拎着他的脖领子笑着骂他一句。

  童年的美好回忆都深深刻在刘江江的心里,在他看来,葬礼其实是办给活人看的,葬礼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治愈活着的人:“中国葬礼仪式向来被诟病繁琐,在看似繁琐仪式的背后,竟是这般浪漫的深情。而那些和我二爷和大伯一样,在葬礼上为了这场治愈奔走忙碌的那群人,也不该被忽略。”

  成年后的刘江江成为了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这些年来也一直在关注着殡葬这个行业。2019年3月的一个傍晚,刘江江从电视台出来后,留意到旁边一个殡葬用品店,透过窗户他看到里面坐着一个正在写作业的小姑娘,这个画面让他很有感触,那家店就像是一个家庭,而即使是在“角落里”也有“春天”。

  2019年,刘江江开始创作《人生大事》的剧本,经过反复修改,酝酿多年后最终得以将这个故事呈现,与他搭档的是曾执导过《送你一朵小红花》《滚蛋吧!肿瘤君》的韩延。在谈及创作背景时,韩延表示,选择“殡葬”题材并不是因为市场猎奇和稀缺,而是它更适合承载对生活的思考,承载好好生活、珍惜当下的主题:“我们正视死亡,把死当成大事看,也要当成正常的事去看。”

  很多人在看过《人生大事》后,都会联想到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同样是以殡葬为主题,但在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副院长杨爱君看来,两部影片在表达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入殓师》是以死亡为主题,表达对死亡的感悟与敬畏,而《人生大事》则是以生为题,莫三妹父亲说的那句‘人生除死无大事’,其实是想表达在人这一生中,只有死亡是我们无法左右和选择的,所以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应该有战胜一切的决心,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才是人生的意义。”

  导演刘江江也曾在采访中表示,《人生大事》是站在人生的终点去讲述该如何好好地活着。在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后,人们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因此刘江江也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表达对“生与死”这个永恒议题的看法,呼吁人们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亲人与朋友。

  用诗意包裹悲伤

  现实主义题材直戳人心

  6月24日,原本定档清明节上映的《人生大事》终于得以正式与观众见面。在上映前《人生大事》这部影片其实并不被看好,殡葬主题本就冷门,加之除主演朱一龙外,影片从导演到演员并没有很大的卖点,观众的期待值自然也不会太高。但没想到在点映期间,影片《人生大事》便收获不少好评,让这部看似“冷门”的电影一下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也让沉寂已久的电影市场焕发了一丝生机。

  影片除了在故事情节设定上温馨感人,易引发情感共鸣外,还有几大亮点值得关注。首先就是主演朱一龙的“转型”,曾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扮演“小公爷”齐衡的他,此次一改之前影视剧中帅气俊朗、干净挺拔的形象,留起了寸头,穿上了花衬衫和夹脚拖鞋,说着一口地道的武汉方言,抽烟时还会习惯性地“舔烟”,这些细节的设计都让莫三妹这个人物形象愈发地生动起来。

  导演刘江江也曾称赞朱一龙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演员,在殡仪馆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把握这类人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再运用到表演当中:“我们只是从造型、从美术上把三哥这个人的筋骨搭出来,而灵魂这个东西是朱一龙赋予的。”

  同样带给刘江江惊喜的,还有小演员杨恩又,虽然今年才九岁,但她可是一名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小演员。早在4岁时杨恩又就被发掘当演员,出演过央视法制栏目剧《终于找到你》、艺术短片《远》等。刘江江坦言,给孩子导戏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在电影《人生大事》中,杨恩又饰演的武小文有着相当重的表演戏份。每场哭戏前,导演都会根据不同的情绪,与杨恩又进行沟通,以激发出她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小恩又每次都能够出色地完成表演,这不禁让刘江江感叹:“遇上又又之前,没法想象一个小孩可以演成她这样,这可能就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很多时候她给你的是你想象不到的、非常妙的那种表演。”

  “死亡”确实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但在电影中,当莫三妹和武小文谈起死亡时,大人总会将死亡描述得尽量美好一些,这也就形成了电影的又一大亮点,对悲伤的诗意表达。在影片中,莫三妹告诉武小文,每一个死去的人都会化作天上的一颗星星,当星星闪烁时,证明他们还在守护着我们。小文也将从事殡葬行业的莫三妹称作“种星星的人”。如此诗意的表达,让悲伤不再压抑和沉闷,而是带有一丝浪漫和希望,也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

  其实不难发现,近年来,以市井小人物为创作原型,讲述他们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顽强生存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屡创佳绩。从《我不是药神》《滚蛋吧,肿瘤君》到《奇迹·笨小孩》,创作者将镜头对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虽然生活艰难,却从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这样的精神也鼓舞了每一个在奋力拼搏的人们。

  在张充看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虽不需要过高的成本,但如何能凭借高质量内容,打通大众的情感通道才是这类影片制胜的关键:“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首先要做到情感的真挚表达,讲述的故事要能够打动人心,并且要与当下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相契合,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此观点,杨爱君表示认同,在她看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就是关心普通大众生活的艺术作品,这类作品的关键就是在于与观众形成情感与情绪的相通,从而引导观众产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使观众能够从影片中汲取到生活的力量,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得到前行的方向。徐雪霏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 坐着高铁吃烤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