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来源:光明网2022-02-12 17: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但愿百年似今宵,但愿百年人不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伴随着经典的旋律,誉为“几乎将沪上名家一网打尽”的都市频道虎年元宵戏曲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闪亮登场了。正月十五晚上19点,《福虎迎春闹元宵2022年幸福都市元宵戏曲晚会》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为市民朋友们奉上一台欢乐喜庆、精彩纷呈的元宵戏曲盛宴。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老味道”经典流淌“老情怀”

  名家云集、明星荟萃是历年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元宵晚会的最大特色。今年的晚会更是集结了京昆越沪淮评弹独脚戏各大剧种曲种艺术家齐来助阵。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爱情,是元宵的重要主题。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王志萍的经典组合带来《春香传·爱歌》,一段在明月下发生的爱情故事与元宵团圆夜相映成辉。昆曲《牡丹亭》、越剧《梁祝》、淮剧《白蛇传》、沪剧《赠玉兔》、京剧《凤还巢》,各剧种青年名家演绎的《这就是爱情》通过经典唱段将古往今来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期待表现得淋漓尽致。京剧名家蓝天、杨扬的《坐宫》,“小百搭”舒悦的沪剧《徐阿增出灯》,行云流水,令人眼花缭乱。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2021年末,一部《爱情神话》让人们对海派文化充满了好奇。究竟什么是最正宗的“上海味道”?当代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用一曲《上海谣》伴您寻梦上海。吴侬软语动人心弦,旗袍婀娜醉人魂魄。近年来,茅善玉致力于以沪剧、沪歌的方式推广普及上海方言、传统戏曲和城市文化,她坦言,希望借助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荧屏,让更多人听到、有更多人传唱这首优美的《上海谣》,让“上海的声音”传得更远、更久。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新国风”破圈吸引“新青年”

  名家大师、经典旋律令人感慨传统戏曲的深厚底蕴和永不褪色的魅力。“魅力永驻”的秘诀就在于“守正创新”。昆曲王子张军的《水磨“新”腔》突出一个“新”字,浅吟低唱中,拥有600年历史的水磨调流淌出时代旋律。而一群年轻人带来的“新国风”更令人惊喜、惊叹,惊呼:“原来戏曲可以这样玩”“原来传统可以这样‘嗨’”。通过自媒体平台“爆红”的《赤伶》,古风今韵结合的《一剪梅》,沪语版《声声慢》……今天的青年戏曲工作者已不再满足于舞台呈现,在与自媒体、互联网、元宇宙的创意碰撞下,“新国风”越来越成为Z世代青年追捧的对象。

  晚会上,95后戏曲导演李正宽带圈粉无数的《武家坡》再度亮相。吉他贝斯取代锣鼓胡琴,T恤夹克替换蟒袍水袖,对传统的解构、重构展现出传统戏曲蓬勃的生命力。

  正如李正宽对自己的定位:搭在流行文化圈和传统戏曲圈之间的桥梁。在一群逐梦奔跑的年轻戏曲人的努力下,传统戏曲未来可期。

  “团圆夜”笑唱“团圆曲”

  元宵佳节,也是团圆时刻。整台元宵晚会贯穿着“团圆”“喜庆”的主题。开场一曲《卖汤圆》热气腾腾、红红火火。外拍组探班著名评弹艺术家赵开生师徒、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师徒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正阳师徒,与三组师徒共话艺术、欢度元宵,更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秘闻”将在晚会上一一揭晓。晚会上,曾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接力下成功完成肝脏手术、重返舞台的青年评弹演员解燕也将和搭档陆嘉玮一同,将一曲《花好月圆》送给观众,祝福大家幸福安康。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团圆氛围已十分“红火”,还有三位“活宝”“火上浇油”,来自滑稽、越剧、京剧的三位名家钱懿、徐标新、陈圣杰演绎三大美人,淡妆浓抹,只为博君一笑。

  欢乐时刻,也少不了独脚戏的“加持”,爆款演出《石库门的笑声》一票难求,让不少毛猛达、沈荣海的粉丝叹息不已。不过,在元宵晚会上,“毛笋”组合将弥补戏迷朋友的遗憾,一段《心态病》告诉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中的当代人:心态好,什么都好。

  无论是聆听经典的旋律,在“旧时光”重温岁月芳华,还是感受创新的节拍,与“Z世代”共舞律动的节奏。元宵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家人围坐一起,听一曲唱、看一段戏、说一段故事,分享彼此的时代,感受共同的幸福,就是这个春节最好的“收官”。与此同时,晚会还将带着观众走访金山鱼嘴村,体验非遗项目,身临其境地感受来自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年俗风尚,在吴侬软语的温柔曲调里,享受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这也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送给大家的元宵好礼。现在就来锁定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或者下载百视TV客户端,正月十五晚上19点,一起开怀畅享戏曲盛宴吧!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学雷锋 在行动

  • 宁夏银川:专场招聘助力妇女就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
2025-03-04 09:09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2025-03-04 03:20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强国建设的“底色”。2024年,我国科普事业迈进了一大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工作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2025-03-04 05:35
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2025-03-04 03:20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