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纪录片正在奋力书写非遗文化影像志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中国纪录片正在奋力书写非遗文化影像志

来源:文汇报2022-01-27 11:1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当非遗与以“艺术地展现真实”为基本特征的纪录片相结合,不仅为纪录片创作增加了一种似乎取之不竭、内蕴丰富的可选题材,也在视觉文化强势崛起的当下,为深藏于都市角落、乡野旮旯的传统技艺、民间风俗、民族艺术等非遗插上飞翔的翅膀。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和创造力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亦是华夏文明得以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近期,因制作三季非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而饮誉传媒江湖的某文化公司,又在B站推出名为《非遗传承,少年敢当》的系列纪录短片,片中的年轻主人公或拜师学习花丝镶嵌技艺手工制作中国风饰品,或将戏曲身段和贵州黔北赤水民间绝技独竹漂相结合,或以残疾之躯研习竹编手艺最终制作出精美的竹艺作品。他们将传承与创新结合,以笃定和坚持守护传统,使其从事的古老非遗文化焕发青春活力,从而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引发了又一波年轻人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视觉文化强势崛起的当下纪录片让非遗“被看见”

  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中国迅速热起来。此后十几年间,中国有4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续入选世界、国家或省、市、县级名录,从国家到地方,各种有关保护非遗的活动轰轰烈烈开展,无不激发国人对于民间文化蕴含价值的重新评估与认知。

  当非遗与以“艺术地展现真实”为基本特征的纪录片相结合,不仅催生《寻找手艺》《本草中国》《布衣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非遗主题媒体纪录片的问世,还有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节日影像志、中国史诗影像志以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纪录工程等大型影音文献项目,它们共同构成当代的非遗文化影像志。其中,《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成为现象级网红纪录片,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反响,《大河唱》《书匠》《天工苏作》等则以纪录电影的身姿走进院线。这种结合不仅为纪录片创作增加了一种似乎取之不竭、内蕴丰富的可选题材,也在视觉文化强势崛起的当下,为深藏于都市角落、乡野旮旯的传统技艺、民间风俗、民族艺术等非遗插上飞翔的翅膀,赢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也赢得自身传承与发展的可能性。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这也同时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将非遗与纪录片这一文化载体更好地融合,以助力于非遗保护、传承和推广。

  匠人与匠心:非遗纪录片的主旋律

  有别于纯粹讲述传统工艺流程的科教类纪录片,非遗纪录片大多聚焦于人,以故事化的叙事策略讲述匠人们的非凡技艺与执着匠心,呈现非遗背后人的生命律动和精神密码。这类纪录片最令观者感动的,往往是在不同地域以各种方式守护非遗的匠人与匠心。

  《指尖上的传承》《寻找手艺》《了不起的匠人》《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是以“匠人”为切口,寻找那些于喧嚣红尘中保持初心、守卫工匠精神的匠人,记录他们与沉醉其中的手工技艺相伴时的日常生活,触发他们一吐自己对一生所挚爱的手艺的心声和所奉行的修身哲学。不论《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使故宫博物院稀世珍宝“复活”的国家级文物修复师,还是《寻找手艺》中做油纸伞的坎温老人、制作羊皮筏子的龙湾村大叔、手刻经文雕版的藏族小伙等寂寂无名的民间手艺人,被记录的匠人们既是身怀绝技的手艺人,也是承载情怀与故事的“守艺人”,他们融入自己的情感与生命来雕刻时光、传承文化。据统计,自2015年起在各省“非遗”保护中心的组织下,全国各地纪录片工作者已记录1300余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综合性影像资料,并为每一位传承人以纪录片的形式立传。

  在讲述手艺人生动故事的基础上,这些非遗纪录片着力于呈现人与其传承创造物之间的相互陶冶和丰润,在有意味的记录与探寻中,呈现非遗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东方美学的绵延悠长。

  《布衣中国》《讲究》《大河唱》《书匠》等很多纪录片侧重描述非遗文化在社会飞速变革的当下的“现在进行时态”,如《大河唱》《书匠》中那些面对各种现代娱乐方式冲击陷入尴尬境遇的说唱艺人。《大河唱》选取生长在黄河流域的摇滚音乐音乐人苏阳、说书人刘世凯、花儿歌手马风山、皮影戏班主魏宗富、秦腔团长张进来五个人作为主要的拍摄对象,把西北民间音乐传统与当代流行音乐进行了内在关联与对照。《书匠》以文化学者曹伯植行走陕北寻找、采访盲人书匠为线索,以盲说书艺人张成祥等人的演出情况、生活现状为主要内容来结构全片,片中张成祥和趣味、风格均较贴近当代观众的道情戏演员贺四及其团队之间围绕表演机会所发生的争执等戏剧性冲突段落,以及片尾志丹县的明眼说书艺人洋溢着欢乐与自信氛围的聚会,成为纪录片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的重要依托。这种将传统与当下勾连起来的创作手法,在激起受众情感层面高度认同的同时,亦使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从影片中浮现出来。

  出奇与出圈:非遗纪录片的新形态

  我国一直在探索由国家主管部门、学术专家团队、社会力量和媒体机构等多方参与的非遗保护路径,对非遗的影像记录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有力、有益的实践。在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纪实短视频和直播崛起的泛纪实时代,如何生产引发年轻人共鸣与共情的优质内容,被认为是纪实产业破局的关键。

  不论传统的电视或电影纪录片,还是网络自制纪录片,都努力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与青年、大众和市场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出奇与出圈成为它们共同的追求。如大型非遗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一改传统非遗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将情景再现和动画制作融入其中,并把首发平台选在视频网站,且在25分钟版本之外,同时专门推出3分钟的缩编微纪录片版本,以适应碎片化时代的互联网络传播生态,供微信和微博平台使用。由网络媒体契合网民志趣推出的此类纪实影像则想方设法摆脱以往观众心目中纪录片“小众”“边缘”“冷门”的标签,谋求步入大众视野。《了不起的匠人》邀请林志玲担任分享人和解说,讲述匠人的匠心故事,第二季还增加了直播形式,实现与匠人的联动和与粉丝用户的实时互动,多次登上文化艺术类视频榜榜首。《寻找手艺》没有《指尖上的传承》《了不起的匠人》中精美的视听和精心的策划,主打“真诚和追梦”牌。导演在片中自曝卖房卖车完成拍纪录片的梦想,自称这是外行拍的、土得掉渣的纪录片。全片采用第二人称对话的形式,将困窘、艰难和感动相交织的纪录片拍摄过程和创作者真实流露的主观情绪传达给观众。正是这样一部反工业美学的、“一点儿也不炫”的纪录片,引发网友强烈共情和追捧。

  与此同时,非遗纪实视频成为新媒体平台的宠儿,在提升非遗公众可见度与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2016年中国进入网络短视频元年,在此前一系列成功的非遗纪录片的带动和引领下,新媒体平台也开始发掘非遗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二更、一条等短视频平台和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适时布局非遗内容。例如,抖音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和“看见手艺计划”;快手发起“非遗带头人计划”,并且有数据指出,在快手短视频平台,每3秒钟就有一条非遗视频产生,有超1500万个非遗内容创作者在快手上开通直播,生产非遗相关内容的视频。

  鉴于有些非遗身处濒危境地,非遗传承发展工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针。面对年轻化的观众群体和媒介融合趋势日益凸显的传媒生态,纪录片等艺术手段和创作载体还需进一步开拓新思维、新样态、新路径,细腻呈现匠人匠心,用心招揽年轻拥趸。(作者牛光夏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牦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