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舞动经典 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舞动经典 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2022-01-14 09: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首轮巡演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收官。表演者是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年轻舞者,他们凭借过硬的基本功与独到的理解,用舞蹈语言演绎中华文化之美,带给人视觉审美的同时,也使人获得心灵的感动与共鸣。

  长袖回旋,扇舞生风,如笔墨行云流水;擐甲执兵,凌空翻转,尽显英勇气概;乐声渐密,舞者轮番秀出舞技绝活,令人目不暇接……

  帷幕落下,掌声不绝。“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首轮巡演近日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收官。90分钟内,观众感受到了中国舞蹈不同时期、不同舞种的经典魅力。表演者均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大多获得过“桃李杯”“荷花奖”。凭借过硬的基本功与独到的理解,年轻的舞者们用舞蹈语言演绎中华文化之美,带给人视觉审美的同时,也使人获得心灵的感动与共鸣。

  为经典寻找触达当下的方式

  舞蹈类综艺节目收获广泛关注,频频在短视频平台出圈……近年来,中国舞蹈的“能见度”越来越高。这既源于中国舞自身的魅力,也离不开年轻舞者对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相和歌》《扇舞丹青》《点绛唇》……许多舞蹈专业学生心目中的“教科书级范本”作品,都出自北京舞蹈学院。成立于1987年的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由北京舞蹈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组成,目前有23名青年舞者。

  《舞动经典》融合了经典与创新,舞者既是传承者也是创造者,以青春能量为作品注入新的生命。舞团演员、国家二级演员蒲宇是90后,他表演的作品《风吟》已有21岁了。回忆起排练的心路历程,他说:“在教室里跟编导和原演出者接触,了解创作的细节,不只在动作上更到位,还包括情感和身体上的反馈。与风共舞,在经典中探寻不同的肢体表达,在经典中追求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束聚光灯,一人一雁一椅,历经千帆的老人回首一生。很难想象,双人舞《老雁》中饰演老者的,竟然是舞团中最“新”的演员。今年23岁的吕科镝,毕业后加入舞团不到两年。他说:“人生如果是一句话,《老雁》讲的就是句号前面的那个字。”《老雁》的另一名演员赵珊感叹:“新瓶装旧酒,也能酿出不一样的风味。”

  经典之所以闪耀,离不开老一代舞蹈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演出的报幕屏上,许多作品特别写有“排练指导”,名字对应的大多是这支舞原版的演员或编导。

  “在《舞动经典》中,经典与创新试图构成某种对话,不同舞者之间对于传统与身体的理解,代际创作交流,既有对于经典舞作的回望,也有新一代人的探索。”舞团副团长任冬生说。

  正如一名观众留言:“如同折子戏,为经典寻找触达当下的方式。年轻的舞者或许还存在技巧之外情感、理解、经历等方面的不足,但传承本身已弥足珍贵。”

  给青年舞者搭建成长的平台

  17岁、27岁和37岁,对舞者意味着什么?在舞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王亚彬的微博上,3张照片定格了同一个姿势,仔细看却能发现不同。照片分别是她3个年龄时期表演《扇舞丹青》的剧照。有网友说:“21年后的《扇舞丹青》在柔美之中多了一份成熟与英气。”

  舞台上,王亚彬除了演绎经典,还带来了自己编导的现代舞《女人与海》。如今,她拥有演员、编导、老师等不同身份。“教学相长,创演兼收并蓄,身份的转变是一个不断磨砺不断精进的过程,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一直不变。”王亚彬说。

  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进入青年舞团,成立个人工作室——王亚彬30多年的舞蹈生涯,是舞团正在探索建立演员从引进、培养到流动的成长机制的一个缩影。任冬生介绍:“近年来,舞团以‘青年舞蹈家工作室’‘演员转教’等方式推进高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成为教学、科研的研发基地,创新剧目的实验和传统剧目的示范基地,整体教学的艺术实践基地,优秀教师的储备基地。”

  任冬生说:“我们希望给每一个青年艺术家设计艺术成长之路的个性化方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成员进入舞团后5—10年考取硕士学位,15—20年后可以考虑转到教学岗,将成熟的经验反哺教学。”如果热衷于创作和表演,舞团成员也可以争取成立工作室,获得平台和经费的支持。

  此次演出的古典舞《青山远黛》是蒲宇编导的,他也是3个新创作品编导中最年轻的。他说:“每个人在舞团都能找到适合的定位。我们不只学习怎么当表演者,还在学习编导乃至舞台设计、教学技巧等,努力成长为综合型的艺术家。”

  “真正的艺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拓宽艺术传播渠道,托举青年艺术人才,才能真正让文艺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说。

  开拓中国舞蹈更广阔的舞台

  “当代中国舞者应该用舞蹈这门世界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古典舞蹈的传承,更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王亚彬说:“我们不仅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立体展现在舞台上,也能让更多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舞团在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开展多场演出交流活动。去年,北京舞蹈学院与国家大剧院和中演院线等开启合作机制,通过精准设置演出展示渠道、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讲好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从校园走向更大的舞台,不仅需要团队的力量,也离不开舞者自身的韧劲。舞台上的高光时刻不过数分钟,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泪水、汗水和血水浸泡的艰辛滋味,才是舞者的日常。若非热爱,谈何坚持?

  与舞者交谈,“幸福”“热爱”,总被他们挂在嘴边。蒲宇说:“我们一直在学院的爱护下,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多么幸运。”舞团演员何林谦脱口而出:“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孤独的。”“舞蹈是我和世界沟通的一种最佳方式。”王亚彬道出了许多舞者的心声。

  吕科镝排演《老雁》时,在编导田露的启发下,渐渐有了新的感悟:“人们感知回忆与爱的能力是相通的,舞蹈打动人心的魅力也是相通的。”少年端坐,挺拔的身姿,欲展翅翱翔。

  “要为青年舞团开拓更大舞台,从校园走出去,在国家平台乃至世界平台去展示,让这支团队走出学院、走向世界,成为学院事业发展和中国舞蹈事业的生力军。”巴图说。

(陈圆圆)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寻溯仰韶文化

  • 福建: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由衢州市开化县的钱江源园区与丽水市的百山祖园区组成,总面积约747平方公里。
2025-06-11 09:23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9日对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2025-06-10 10:04
6月8日,国产人形机器人携手机器狗攀上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挑战在全球最长猫道上行走。
2025-06-10 10:03
夏日,生机勃勃,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生态心”区域,这里没有人工干预和打理,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2025-06-10 10:02
日前,位于重庆巫山的五里坡管理中心在科研监测中发现了2个新属共8个新物种,这是继2022年发现4个新物种后该中心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新物种。
2025-06-10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