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表现鲁迅创作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经历,让很多人深有感触。与此同时,在驱动文化传媒的策划和邀请下,享誉世界的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也将他心目中的《狂人日记》搬上了中国戏剧舞台。3月14日、16日,由陆帕担任导演,乐曦、梅婷等主演的《狂人日记》在哈尔滨大剧院首次亮相,引发观众热议。3月15日举办的专家座谈会上,濮存昕、吕效平、刘杏林、于丹等专家学者和鲁迅之孙周令飞等嘉宾,对作品各抒己见,表达了不同观点。
“《狂人日记》不是传统的演出”
演出从《狂人日记》开头一段文言文所叙述的故事背景开始,讲述者听闻自己多年未见的老友生病,于是决定绕路探访,他来到患病友人的家乡,却只拿到了故交满纸疯言的日记。日记里记叙,这个寻常小镇隐藏了一个巨大秘密:生活在这里的普通人其实都吃人!随着讲述者的探究,似乎又结出了新的秘密……陆帕的《狂人日记》,不是按照人们传统的欣赏习惯讲故事,而是通过表演、舞美、灯光、音效、多媒体等多元艺术手段创造多重视觉、听觉的综合感受,带领观众如同悬疑探案或是心理分析一样,抽丝剥茧、层层剥笋,进入“狂人”复杂的心灵世界。这,无论对演员,还是对观众,都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过程。
习惯了传统话剧中依靠台词表达的观众,不太能够接受陆帕作品极为缓慢、充满停顿的“陆帕节奏”。对此,陆帕认为,“人们不说的东西比说的东西重要太多,他们说出来的其实都不太重要,真正重要的在他们没有说出来的东西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吕效平评价认为:“这一版《狂人日记》不是一个传统的演出。”
“扔掉所有的成见和标准答案”
曾经在电影中扮演过鲁迅的濮存昕,在座谈会上问出了一句很多人心中的疑问:“陆帕先生做的《狂人日记》,是大家想看到的鲁迅作品吗?”确实,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都会觉得这版由陆帕同时担任导演、编剧、舞美设计的《狂人日记》,不仅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鲁迅作品,甚至和大多数传统戏剧都非常不同。
“不喜欢准备好的剧本”的陆帕,将只有四千多字的鲁迅原著小说,竟然改成了5个小时的大戏。他在编剧时加入了很多内容,构建了一个“鲁迅宇宙”,其中不仅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药》《故乡》等大家熟悉的鲁迅作品中的元素,甚至很多中国读者都不太了解的《风筝》,也成为剧中不可忽视的线索。
熟读大量鲁迅作品的陆帕,带着无数的问题,像探索一个谜题一样,对待鲁迅和这部作品。伴随着很多一直都被忽视的问题,似乎早已被人们熟悉的鲁迅和《狂人日记》也重新变得陌生。在陆帕看来,鲁迅不希望读者是被动的,而是希望每个读者通过阅读他的作品,都能积极地启动自己的思想和分析能力。如果说很多作品都是在给人们答案,那陆帕的这版《狂人日记》,则是扔掉所有的成见和“标准答案”,带观众一起去探秘,去梦游,去对鲁迅进行一次漫长的精神拜访,去重新审视那些罕有人去真正追究的谜团。
“越经典的作品越需要时间磨合”
特意赶赴哈尔滨看戏的导演孟京辉认为:“导演陆帕用一个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的视角,不仅为中国戏剧舞台贡献了一种文学解读,还贡献了一种关于梦境的节奏感。《狂人日记》像一颗子弹,用慢动作射向一堵坚硬的墙壁,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浸没于柔情和悲伤的瞬间,像一声叹息融化在无言的天空下面。这是一部伟大、任性、宽广而充满激情的戏剧作品。”
鲁迅之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中国)秘书长周令飞说自己看戏的时候“几乎没有一秒钟是低下头来的”,“在当今速度飞快的社会环境中,居然能够看到这样一种节奏的戏,令人非常惊喜。”于丹看完戏后表示:“伟大的人,总有一种预见未来的能力,穿越历史的尘埃,给我们心灵敲起警示。这本小说最后一句话是‘救救孩子’。我是做教育的人,最大的忧虑是我们的孩子在周而复始的知识教育中总认同标准答案,把答案还给老师……所以我想,在《狂人日记》这本小说问世103年以后,被以这样的方式搬上舞台是一次集结号,它的意义和价值也许还要大于当年。”
该剧在剧终结尾时打出了“试演”字幕,表示目前这部作品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特别是结尾部分,在演出当天还做了重要删减修改。陆帕自己也承认,该剧还需要继续修改和打磨。在剧中扮演赵贵翁的李龙吟表示:“我们这个戏还没完全排完,还是试演。越深刻的戏剧,越经典的作品,越伟大的导演,来排戏的时候,演员完成它的时候就越困难,越需要时间磨合。”
濮存昕则认为:“鲁迅是中国太重要的一个人,有独立品格、自由精神的人总是想去接近鲁迅,去完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这部作品还是试演,我们应该允许这个戏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对这部作品的初试,我充满了作为文化人的敬意。”